整体观辨证论治.ppt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节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一)整体观念
●整体观念的概念
整体观念,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认识。;1.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1)生理上的整体性
五脏一体观: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在结构与功能上是完整统一的;
形神一体观:人的形体与精神是相互依附、不可分割的。
;●五脏一体观
人体由五脏(心、肝、脾、肺、肾)、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形体(筋、脉、肉、皮、骨)、官窍(目、舌、口、鼻、耳、前阴、后阴)等构成。
各个脏腑组织器官在结构上彼此衔接、沟通。它们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的联络作用,构成了心、肝、脾、肺、肾五个生理系统 。
;人体生理系统简表
心系统:心—小肠—脉—舌—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
肝系统:肝— 胆—筋—目—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
脾系统:脾— 胃 —肉—口—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
肺系统:肺—大肠—皮—鼻—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
肾系统:肾—膀胱—骨—耳及二阴—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
;●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人体以五脏为中心,由经络联络六腑、形体、官窍,构成心、肝、脾、肺、肾五个生理系统,而它们之间,又通过经络系统的沟通联络作用,构成一个在结构上完整统一的整体。每个生理系统中的任何一个局部,都是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
精、气、血、津液分布、贮藏、代谢或运行于各个脏腑形体官窍中,支撑了它们各自的功能,并使它们之间密切配合,相互协调,共同完成人体的各种生理机能,从而维持了五个生理系统之间的协调有序。
人体的脏腑组织器官在心的主持下,协调一致,共同完成机体统一的机能活动。因此,人体又是一个以心为主导,各脏腑密切协作的有机整体。
;●形神一体观
形体,是指构成人体的脏腑、经络、五体和官窍及运行或贮藏于其中的精、气、血、津液等。
神,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神,是指人体生命活动的总体现或主宰者;狭义的神,是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包括情绪、思想、性格等一系列心理??动。
形神一体观,即是形体与精神的结合与统一。在活的机体上,形与神是相互依附,不可分离的。形是神的藏舍之处,神是形的生命体现。神不能离开形体而单独存在,有形才能有神,形健则神旺。而神一旦产生,就对形体起着主宰作用。形神统一是生命存在的保证。
;(2)病理上的整体性
中医学在分析病证的病理机制时,着眼于整体,着眼于局部病变引起的整体性病理反映,把局部病理变化与整体病理反映统一起来。既重视局部发生病变的脏腑经络形体官窍,又不忽视病变之脏腑经络对其他脏腑经络的影响。
局部病变大都是整体生理机能失调在局部的反映;
脏腑之间,在生理上既然是协调统一、密切配合的,在病理上也必然是相互影响的;
形神统一的整体,因而形与神在病理上也是相互影响的。调理五脏精气血可调节人之心理异常,如逍遥散、柴胡疏肝散可治疗精神亢奋或抑郁。
;(3)诊治上的整体性
人体的局部与整体是辩证统一的。通过观察分析形体、官窍、色脉等外在的病理表现,推测内在脏腑的病理变化—由外察内(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验舌与面部色诊都是中医学整体诊病思想的具体体现。
强调在整体层次上对病变部分进行调节。
—治内愈外。如泻心火治疗口舌生疮。
—下病上取。如灸百会治疗小儿腹泻。
—上病下取。如药敷涌泉治疗眩晕。
; 2.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自然界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大自然存在的阳光、空气、水、温度、磁场、引力、生物圈等,构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繁衍的最佳环境。同时,自然环境的变化又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的生命活动。这种人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的认识,即是“天人一体”的整体观。
“天”,此指整个“自然环境”而言,包括气候和地域环境。若“天”与“地”相对而言,则主指“气候”。 ;(1)自然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一年气候变化:春温、夏热、秋凉、冬寒
生物变化: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人体生理: 出现相应的适应性调节
一日之内的昼夜晨昏变化,对人体生理也有不同影响,而人体也要与之相适应。
;●地域环境对人体的影响
地域环境是人类生存环境的要素之一,主要指地势的高低、地域性气候、水土、物产及人文地理、风俗习惯等。地域气候的差异,地理环境和生活习惯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人体的生理活动和脏腑机能,进而影响体质的形成。
如江南多湿热,人体腠理多稀疏;北方多燥寒,人体腠理多致密。长期居住某地的人,一旦迁居异地,常感到不适应,或生皮疹,或生腹泻,习惯上称为“水土不服”。
;(2)自然环境对人体病理的影响
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是有限的,如果气候变化过于剧烈或急骤,超越了人体的适应能力,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