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_T 0052-2017 液态奶共挤包装膜、袋.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 55.040
A 82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包 装 行 业 标 准
BB/T 0052—2017
代替 BB/T 0052—2009
液态奶共挤包装膜、袋
Co-extrusion films and pouches for liquid milk packaging
2017-11-07发布
2018-04-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 布
I
BB/T 0052—2017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给出的规则 起草。
本标准代替 BB/T 0052-2009《液态奶共挤包装膜、袋》。本标准与 BB/T 0052—2009相比,除编 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标准英文名称;
——修改了范围(见第1章,2009年版的第1章);
-—修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2009年版的第2章);
——修改了分类(见第3章,2009年版的第3章);
-—修改了原“要求”中条款顺序(见第4章,2009年版的第4章);
-修改了“外观质量”,将“卷膜端面不平整度”列为“膜、袋的外观质量”要求,将“印刷图案尺寸偏 差”列为“印刷外观质量及尺寸偏差”要求,删除了“膜卷分切位置”,增加了“墨层结合牢度”要 求(见4.1.1、4.1.2,2009年版的4.1.1、4.1.2、4.3);
—修改了“尺寸”要求,增加了袋的长度极限偏差(见4.2,2009年版的4.1.1、4.1.3); -—修改了“膜卷接头要求”(见4.3,2009年版的4.2);
——将“断裂伸长率”改为“断裂标称应变”(见4.4,2009年版的4.4);
——修改了氧气透过率和水蒸气透过率的要求(见4.4,2009年版的4.4);
—增加了透光率要求(见4.4);
——修改了袋的热合强度要求(见4.5,2009年版的4.4);
——将“卫生性能”改为“食品安全指标”,修改了感官要求、理化指标要求(见4.8.1,2009年版的 4.5.1);
——删除了溶剂残留量指标(见4.8.2,2009年版的4.5.2);
——删除了微生物指标要求(2009年版的4.6);
— 增加了膜、袋外观质量的量具精度要求(见5.2.1,2009年版的5.3.2);
——增加了套印精度的量具精度要求,增加了“墨层结合牢度”和“膜卷印刷图案间距”测试方法(见 5.2.2,2009年版的5.2.3);
——修改了厚度极限偏差的计算方法(见5.3.2,2009年版的5.2.5);
——修改了氧气透过率和水蒸气透过率的试验方法规定,取消了仲裁方法(见5.5.3、5.5.4,2009年 版的5.4.4、5.4.5);
——增加了透光率测试方法(见5.5.5);
——修改了感官要求和理化指标的试验方法(见5.9,2009年版的5.5.1);
--删除了溶剂残留量和微生物指标的试验方法(2009年版的5.5.2、5.6)
——修改了出厂检验项目(见6.1.1,2009年版的6.1.1);
——修改了抽样方案和判定(见6.2.2、6.3,2009年版的6.2.2、6.3);
——修改了标志和包装要求(见7.1、7.2,2009年版的7.1、7.2)。
本标准由中国包装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包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49) 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昆山市张浦彩印厂、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紫江彩印包装 有限公司、江苏彩华包装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包装科研测试中心、河北奇特包装有限责任公司、中包包装
Ⅱ
BB/T 0052—2017
研究院有限公司。
标准主要起草人:崔洁、夏嘉良、邓玉明、高学文、王兴、韩立然、杜悦。
本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BB/T 0052—2009。
1
BB/T 0052—2017
液态奶共挤包装膜、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液态奶共挤包装膜、袋(以下简称膜或袋)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 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聚乙烯为主要原料通过共挤吹塑工艺制成的液态奶包装膜或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1038 塑料薄膜和薄片气体透过性试验方法压差法
GB/T 1040.3 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 第3部分:薄膜和薄片的试验条件
GB/T 2410 透明塑料透光率和雾度的测定
GB/T 2828.1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 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 2918 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