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度伽师总场中学教育教学质量解析.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08-2009学年
教育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伽师总场中学; 教学质量是学校品牌的标志,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抓好教学质量是学校的中心工作。2008-2009学年,我校紧紧围绕师教育局工作要点以及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思路和计划开展工作,既取得一定成绩,还存在很多不足。为引导教师进一步树立科学的质量观,全面了解我校学生学习和发展现状,真实地反映我校教学中的得失,及时反思、调整改进,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现就我校中小学教育教学情况分析汇报如下。;一、教师的工作状态分析; 1、教育教学改革推进缓慢。从2008年秋季学期开始,我校推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和“双语教学”,进程比较缓慢,教师的积极性不高。特别是“双语教学”,我校花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加大校本培训,双语教师36人,从每次教师月考和课堂教学来看,合格者不到20%。
2、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不高、荣誉感不强。从每学期进行的赛课和校本教研以及校本培训等诸类活动来看,教师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不高,有15%左右不愿参与,甚至有些民族教师还有抵触情绪,大部分教师也都是应付差事,活动质量不高,为了业务考核。
3、教师身心健康状况令人担忧。教龄在10年以上的教师40%以上的教师身体上都出现了一种慢性衰竭,女教师尤为严重。心理健康水平很差,与同事、学生之间的关系危机重重。;二、教师教学能力状态分析 ;1、人员配备:汉语部配备比较合理,但民语部所教学科跟所学专业不对口的现象比较严重。
2、教学能力:大多数教师的教学能力是能够胜任本职工作的,但民语部教师的整体水平不高,从每次的教师月考成绩来看(月考内容:小学毕业试卷或中考试卷),文化基础知识合格者不足40%,特别是双语教师整体水平亟待提高,否则到2011年连“一模”都无法实现。为了突破此项困难,在2008年实现学前双语教学的前提下,汉语部在教师紧缺情况下,还抽调了一部分汉族教师充实到双语教师队伍,从下学年起,一年级将选派汉族教师任教,以引领、加快双语教学步伐。;三、学生学力状态及学业成绩分析; (2)、由于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等因素也直接影响了学生及家长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不够支持,特别是民族学生家长对子女学业水平要求过低,甚至不让子女上学,有的寄宿生拿了补助回家,吃完后再来学校;同时,由于受团场经济和社会转型的影响以及家庭教育的薄弱甚至缺失等影响,生源不稳定,学生思想比较浮躁,容易受外界不良环境的影响与左右,整体状况不佳,存在学习缺乏目的性、态度不端正、学习习惯不良、刻苦努力的程度远远不够、意志力不足、学习状态不稳定、成绩起伏较大等现象。综上,学校整体教育环境不好,导致学风不良、校风不振。; 2、教学成绩分析
从上述四表以及与整个三师统考情况纵横比较可以看出:我校教学成绩整体呈上升趋势。汉语部数学综合评价名列农三师第三名,中考成绩综合排名由2008年的第十一名上升到第九名。但其他学科仍与整个三师水平相比也存在一定的差距,尤其英语是我校的一个薄弱环节,民族部教学亟待加强。造成我校教学质量一直上升乏力的主要原因是学校整体教育环境较差以及家长、社会支持不够紧密相关,但我校教师的整体素质较高,相信经过一定时间的外部环境的改造,大家的共同努力,教学质量一定会再上一个新台阶。
;四、教学课程改革对学生学业成长作用分析;五、办学成本与效益分析;六、教学管理与学校发展愿景的分析; 1、加强教学管理,完善规章制度,向管理要质量。学校将以师教育局颁布的《中小学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办法》为蓝本,相继制定了《伽师总场中学教师月考核量化表》和《专业教室检查评分表》,把专业教室的建设和使用作为教学管理和教师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统一了民语部、汉语部各项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教师教学行为。
2、坚持教学为中心,严格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围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作业效率,严抓教学常规的落实,做到教学常规管理精细化、长效化。教务处开学初制定好详细的计划,做好教学管理的落实和督查,加强平时教学情况的检查落实、规范月考制度、把“培优辅潜”作为教学管理的重要内容,特别关注对学习困难生的教法研究和学法指导。; 3、立足校本教研,以课题研究推动新课改纵深发展。
我校按照师教研室颁布的《校本培训流程》和《校本教研流程》要求,进一步深化校本培训工作,规范校本教研制度,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以专业教室建设和使用为载体,切实推动我校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
(1)规范了专业教室建设和使用。根据兄弟学校的经验,按照教室空间,把专业教室大致分为教师活动版块、学生活动版块和固定版块三个区域,统一要求,同时,又提倡个性化,充分发挥师生主动性。强化使用,做到月月检查,一月一小结。; (3)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