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全预制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NPC体系)住宅施工技术精品.doc

发布:2018-03-27约5.98千字共2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全预制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NPC体系)住宅 [摘 要] 全预制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NPC体系)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结构体系,其竖向构件剪力墙、柱采用预制,水平构件梁、板采用叠合形式;竖向构件连接节点采用浆锚连接,水平构件与竖向构件连接节点及水平构件间连接节点采用预留钢筋叠合现浇连接,形成整体结构体系。以南通市海门中南世纪城33#楼为试点工程,介绍其施工技术。该项目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09年科学技术项目计划——研究开发项目(新型建筑结构技术),项目编号:2009-K2-20”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 预制 装配 新型结构 施工技术 1 前言 为确保各类建筑最终产品特别是住宅建筑的质量和功能,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建设速度,改善劳动条件,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建筑业尽快走上效益型道路,建筑工业化我国建筑业发展的方向建筑工业化,首先应建立新型结构体系,建筑构件,包括成品、半成品,实行工厂化作业。 3.2 操作要点 3.2.1 施工准备 1 现场准备:现场道路应满足大型平板车运输要求,并根据构件数量及施工进度要求对构件堆放场地进行硬化处理。 2 技术准备:熟悉设计图纸及构件安装构造做法。检查核对进场构件型号、尺寸、外观质量、预埋件位置和尺寸、吊环的规格和位置及构件数量。 3.2.2 定位放线 主控线经校正无误后,采用经纬仪将主控线引测到每层楼面上,根据竖向构件布置图用标准钢卷尺、经纬仪测量出剪力墙、柱轴线、构件边线、剪力墙暗柱位置线、洞口边线及200mm测量控制线,并在结构面上用墨线弹出。 在竖向预制构件下部500mm处弹出标高线,同时将每层500mm标高控制线引测到预留插筋上,并用油漆作出标记。 图3.2.2 剪力墙定位放线 3.2.3 预留插筋校正 叠合板混凝土浇筑前,采用钢筋限位框对预留插筋进行限位,以保证钢筋位置准确。混凝土浇筑后,对预留插筋进行位置复核,对中心位置偏差超过10mm的插筋应根据图纸进行校正,钢筋校正时应采用1:6冷弯校正,不得烘烤;对个别偏差较大的插筋,应将插筋根部混凝土剔凿至有效高度后再进行冷弯校正。以确保竖向构件浆锚连接的质量。 图3.2.3 预留插筋校正 3.2.4 竖向构件吊装 1 竖向构件包括剪力墙、柱等构件。竖向构件工厂吊装采用行车吊,施工现场吊装采用塔式起重机,塔式起重机的工作半径、起重量应满足吊装要求。 2 平面规则的竖向构件吊装时,应采用两根等长吊索来绑扎起吊,吊索吊钩直接钩在竖向构件的预埋吊环内,吊钩与吊环间不得歪扭或卡死,吊索与水平线的夹角不宜小于45°(图3.2.4-1)。 图3.2.4-1 吊索与构件水平夹角 3 对于无横向对称面竖向构件,应采用两根或四跟不等长的吊索来绑扎起吊,每根吊索长度可根据竖向构件重心及绑扎点位置计算确定,必须使绑扎中心(吊索交点)位于通过竖向构件重心的垂直线上。对于无纵向对称面竖向构件,绑扎时应使两吊索和竖向构件重心同在垂直于竖向构件底面的平面内。 4 竖向构件吊至预留插筋上部100mm时,将预留插筋与竖向构件内注浆管一一对应后,再将竖向构件缓慢下放就位(图3.2.4-2)。 图3.2.4-2 预留插筋就位 5 竖向构件就位前根据标高控制线在楼面标高误差处设置1~5mm不同厚度的垫铁,使竖向构件安装满足标高要求。竖向构件就位时,根据轴线、构件边线、200mm测量控制线将竖向构件基本就位后,利用可调式钢管斜支撑(简称:斜支撑)将竖向构件与楼面临时固定,确保竖向构件稳定后摘除吊钩(图3.2.4-3~3.2.4-6)。 图3.2.4-3 剪力墙吊装 图3.2.4-4 电梯井吊装 图3.2.4-5 剪力墙标高控制 图3.2.4-6 斜支撑安装 3.2.5 竖向构件斜支撑安装及校正 1 根据竖向构件平面布置图及吊装顺序图,对竖向构件进行吊装就位,竖向构件就位后立即安装斜支撑,每竖向构件用不少于2根斜支撑进行固定,斜支撑安装在竖向构件的同一侧面,斜支撑与楼面的水平夹角不应小于60°(图3.2.5-1~3.2.5-3)。 图3.2.5-1 剪力墙斜支撑安装1 图3.2.5-2 剪力墙斜支撑安装2 图3.2.5-3 电梯井斜支撑安装 2 检查竖向构件内预埋的M20×70内螺纹套筒,并将紧固螺栓与内螺纹套筒进行连接(斜支撑上部连接点);根据计算角度在楼面安装斜支撑下部连接固定用M16×150膨胀螺栓。 3 斜支撑安装时,将斜支撑上、下连接垫板沿开口方向分别卡在竖向构件及楼面上的连接螺栓内,然后用螺丝将斜支撑上、下连接垫板与竖向构件及楼面拧固(图3.2.5-4)。 图3.2.5-4 斜支撑上、下段固定点连接示意 4 通过调节斜支撑活动杆件调整竖向构件的垂直度,并用2m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