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建筑施工技术(姚谨英版)第二章-地基处理与基础工程.ppt

发布:2019-07-11约1.33万字共8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通过学习,掌握地基的加固处理方法、适用范围、施工要点和质量检查;掌握浅埋式基础的施工要点;理解桩基础的施工工艺、质量要求,掌握桩基础的质量验收标准及检测方法。;; 提高软弱地基的强度、保证地基的稳定性;降低软弱地基的压缩性、减少基础的沉降;防止地震时地基土的振动液化;消除特殊土的湿陷性、胀缩性和冻胀性。 ; ⑴ 软弱地基包括:淤泥、淤泥质土、冲填土、杂填土或其它高压缩性土层构成的地基。;2.1.3 地基加固处理的综合措施; 人工地基的处理方法:有换土地基、重锤夯实 、强夯、振冲、砂桩挤密、深层搅拌、堆载预压、 化学加固等。 概念:换土地基先将基础下一定范围内承载力 的软土层挖去,然后回填强度较大的砂、碎石或灰 土等,并夯至密实。 分类:换土地基按其回填的材料可分为砂地基 、碎(砂)石地基、灰土地基等。;1.构造要求 地基厚度一般不宜大于3m,也不宜小于0.5m。地 基的宽度应沿基础两边各放出200~300mm。 2.材料要求 宜采用颗粒级配良好、质地坚硬的中砂、粗砂、 砾砂、碎(卵)石、石屑或其它工业废粒料。 所用砂石料,不得含有草根、垃圾等有机杂物; 含泥量不应超过5%,兼作排水地基时,含泥量不 宜超过3%,碎石或卵石最大粒径不宜大于50mm。;3.施工要点 (1) 铺设地基前应先验槽; (2) 地基底面如深度不同时,施工应按先深后浅的程序进行; (3) 人工级配的砂、石材料,应按级配拌合均匀; (4) 地基应分层铺筑夯(压)实,每层的铺筑厚度不宜超过表2-1规定数值。施工时应对下层的密实度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上层施工; (5) 在地下水位高于基坑(槽)底面施工时,应采取排水或降低地下水位的措施; (6) 冬期施工时,不得采用夹有冰块的砂石作地基 ,并应采取措施防止砂石内水分冻结。;4.砂和砂石地基的质量验收标准及方法 (1)砂和砂石地基的质量验收标准:砂和砂石地基的质量验收标准应符合表2-3的规定。 (2)砂和砂石地基密实度现场实测方法:常用方法有环刀取样法和贯入测定法。 1) 环刀取样法: 2) 贯入测定法:;1.构造要求 灰土地基厚度确定原则同砂地基。地基宽度一般 为灰土顶面基础砌体宽度加2.5倍灰土厚度之和。 2.材料要求 灰土的土料宜采用就地挖出的粘性土及塑性指数 大于4的粉土,使用前土料应过筛,其粒径不得大于 15mm。 用作灰土的熟石灰应过筛,粒径不得大于5mm。 灰土的配合比一般为2:8或3:7(石灰:土);3.施工要点 (1) 施工前应先验槽; (2) 施工时,灰土拌合应均匀,颜色一致,含水量适宜,灰土拌好后及时铺好夯实,不得隔日夯打。 (3) 铺灰应分段分层夯筑,每层虚铺厚度应按所用夯实机具参照表2-2选用。 (4)灰土分段施工时,不得在墙角、柱基及承重窗间墙下接缝。上下两层灰土接缝距离不得小于500mm,接缝处的灰土应夯实。 (5) 在地下水位以下的基坑(槽)内施工时,应采取排水措施。 (6) 冬期施工时,不得采用冻土或夹有冻土的土料,并应采取有效的防冻措施。;4.灰土地基的质量验收标准及方法 (1)灰土地基的质量验收标准:灰土地基的质量验收标准应符合表2-4的规定。 (2)灰土地基压实系数现场实测方法:宜用环刀取样测定其干密度。 如无设计规定时,也可按表2-5要求执行。如用贯入仪检查灰土质量时,应先进行现场试验以确定贯入度的具体要求。; 特点及适用范围:该法具有效果好、速度快、节省材料、施工简便,但施工时噪音和振动大等特点。适用于碎石土、砂土、粘性土、湿陷性黄土及填土地基等的加固处理。 1.机具设备 (1) 起重机械:起重机宜选用起重能力为150KN以上的履带式起重机。 (2) 夯锤:夯锤可用钢材制作,或用钢板为外壳,内部焊接钢筋骨架后浇筑C30混凝土制成。 (3) 脱钩装置:脱钩装置应具有足够强度,且施工灵活。常用的工地自制自动脱钩器由吊环、耳板、销环、吊钩等组成。;2.施工要点 (1) 强夯施工前,应通过试夯确定正式施工技术参数。 (2) 强夯前应平整场地,周围做好排水沟,按夯点布置测量放线确定夯位。 (3) 强夯施工须按试验确定的技术参数进行。 (4) 每夯击一遍完后,应测量场地平均下沉量;最后一遍的场地平均下沉量,必须符合要求。 (5) 强夯施工最好在干旱季节进行,如遇雨天施工,夯击坑内或夯击过的场地有积水时,必须及时排除。 (6) 强夯施工时应对每一夯实点的夯击能量、夯击次数和每次夯沉量等做好详细的现场记录。;3.强夯地基质量检验标准及方法 (1)强夯地基的质量检验标准应符合表2-6的规定。 (2)强夯地基应检查施工记录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