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1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预测相互作用共点力的平衡2.doc

发布:2016-06-25约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1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专题预测 相互作用 共点力的平衡2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在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有的力有施力物体,有的力没有施力物体 B.任何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后形状都发生改变 C.任何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后运动状态都发生改变 D.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有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解析:任何力都必须同时存在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故选项A错.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可能发生运动状态的改变,也可能发生形变,但受力体的形状不一定改变,故选项BC错.D中所述为力的三要素,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答案:D 2.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合力必定大于分力 B.运动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一定与它们的运动方向相反 C.物体间有摩擦力时,一定有弹力,且摩擦力和弹力的方向一定垂直 D.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受到的重力,可以分解为使物体沿斜面下滑的力和对斜面的压力 解析: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产生一个使物体沿斜面下滑的效果和一个使物体压紧斜面的效果,其性质为万有引力,是地球施加给物体的,而物体对斜面的压力是物体施加于斜面的,属弹力,故D不正确. 答案:ABD 3.如图1所示,粗细均匀的金属丝用细线系于其中点O后,悬挂在天花板上,金属丝处于水平状态.若将金属丝右端的BA段弯曲对折至B′A位置,如图中虚线所示,则此金属丝( ) 图1 A.重心位置不变 B.重心位置向左移 C.重心位置向右移 D.无法判断 解析:金属丝的重心是组成金属丝的各质点所受的重力的合力作用点,形状规则的均匀物体,其重心在几何中心,因此可以分段分析金属丝的受力.以金属丝的中心O为对称中心,选C点与A对称,D与B对称.将AB段对折成AB′后,AC段金属丝仍是以O为对称中心,则AC段的重心仍在O点,CD段和AB′段的重心都在其中点.由于CD段与AB段的合力作用点在O点,则CD段与AB′的合力作用点必在O点左侧,故选项B正确. 答案:B 4.关于静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B.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C.静摩擦力的大小可以用公式F=μFN直接计算 D.压力越大,静摩擦力就越大 5.一辆汽车停在水平地面上,下列关于汽车和地面受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地面受向下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弹性形变;汽车未发生弹性形变,所以汽车不受弹力 B.地面受向下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弹性形变;汽车受向上的弹力,是因为汽车发生了弹性形变 C.汽车受向上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弹性形变;地面受向下的弹力,是因为汽车发生了弹性形变 D.以上说法都不对 解析:弹力产生在相互接触、挤压并且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之间.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产生弹力,此弹力作用在使其发生形变的物体上,弹力的方向沿产生弹力的物体恢复形变的方向.以上弹力的产生、作用点及方向是分析相关问题的根据.地面受汽车的压力产生向下的形变,地面要恢复原状产生向上的弹力作用在汽车上,此弹力即是汽车受的支持力.汽车受地面的支持力,车轮产生向上的弹性形变,车轮产生向下的弹力,此弹力即是汽车对地面的压力,所以只有选项C正确. 答案:C 6.大小为20 N、30 N和40 N的三个力的合力大小可能为( ) A.10 N B.40 N C.70 N D.100 N 解析:要确定不可能值,只要找出三个力的合力的范围即可,首先确定两个力的合力范围:设20 N与30 N两力的合力为F,则10 N≤F≤50 N.由于40 N在该范围内,故三力合力的最小值为零,最大值为40 N+50 N=90 N,即三力合力的范围为0≤F合≤90 N,所以选项中力的大小在该范围内可能的是A、B、C. 答案:ABC 7.放在水平传送带的物体P,随传送带一起沿水平方向运动,并且P与传送带保持相对静止,如图2所示,此时传送带对物体P的摩擦力方向( ) 图2 A.可能向左 B.一定向左 C.可能向右 D.一定为零 8.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合力的大小一定大于分力的大小 B.合力的大小至少大于一个分力的大小 C.合力的大小可以比两个分力都小,也可以比两个分力都大 D.若两个分力F1>F2,则合力F大小的变化范围是F1>F>F2 解析: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当两分力方向相同时,合力最大,F=F1+F2.当两分力方向相反时,其合力最小,其大小F=|F1-F2|.由此可知,合力大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