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安全工程师《安全产生技术》模拟题.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1年安全工程师《安全产生技术》模拟题(2)
1.工业企业总平面的分区应按照厂前区内设置行政办公用房、生活福利用房;生产区内布置生产车间和辅助用房的原则处理,产生有害物质的工业企业,在生产区内除值班室,更衣室、洗室外,( )设置非生产用房。 A.可以 B.不可以 C.应该 D.必须 答案:B
2.厂区总平面布置应做到功分区明确。生产区宜选在大气污染物本底浓度低和扩散条件好的地段,布置在当地夏季最小频率风向的( )。 A.下风侧 B.侧风侧 C.上风侧 D.各风侧均可 答案:C
3.散发有害物和产生有害因素的车间,应位于相邻车间( )的上风侧。 A.全年最小频率风向 B.主导风向 C.夏季主导风向 D.全年主导风向 答案:A
4.厂间区和生活区(包括办公室、厨房、食堂、托儿所、俱乐部、宿舍及体育场所等)布置在当地( )向的下风侧。 A.最小频率风 B.主导风向 C.夏季主导风向 D.全年主导风向 答案:A
5.在布置产生剧毒物质、高温以及强放射性装置的车间时,同时考虑相应事故防范和应急、救援设施和设备的配套并留有( )。 A.人行通道 B.安全通道 C.消防通道 D.应急通道 答案:D
6.高温车间的纵轴应与当地夏季主导风向相垂直。当受条件限制时,其角度不得小于( )度。 A.30 B.45 C.50 D.60 答案:B
7.厂房建筑方位应保证室内有良好的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相邻两建筑物间距一般不得小于相邻两个建筑物中较高建筑物的( )。高温、热加工,有特殊要求和人员较多的建筑物应避免西晒。 A.长度 B.宽度 C.高度 D.跨度 答案:C
8.能布置在车间外的高温热源,尽可能地布置在车间外当地( )的上风侧,不能布置在车间外的高温热源和工业窑炉应布置在天窗下方或靠近车间下风侧的外墙侧窗附近。 A.夏季最小频率风 B.主导风向 C.夏季主导风向 D.全年主导风向 答案:A
9.车间内发热设备相对于操作岗位应设计安置在夏季最小风向频率( ),车间天窗下方的部位。 A.下风侧 B.侧风侧 C.上风侧 D.各风侧无均可 答案:C
10.放散大量热量的厂房宜采用单层建筑。当厂房是多层建筑物时,放散热和有害气体的生产过程,应布置在建筑物的( )。 A.底层 B.低层 C.中层 D.高层 答案:D
1.噪声与振动较大的生产设备应安装在单层厂房内。如设计需要将这些生产设备安置在多层厂房内时,则应将其安装在多层厂房的( )。对振幅大、功率大的生产设备应设计隔振措施。 A.底层 B.低层 C.中层 D.高层 答案:A
2.有毒作业宜采用低毒原料代替高毒原料。因工艺要求必须使用高毒原料时,应强化( )措施。 A.降温 B.密闭 C.通风排毒 D.隔离 答案:C
3.放散粉尘的生产过程,应首先考虑采用( )作业。 A.干式 B.高温 C.低温 D.湿式 答案:D
4.粉尘、毒物的发生源,应布置在工作地点的自然通风的下风侧;如布置在多层建筑物内时,放散有害气体的生产过程应布置在建筑物的( )。 A.底层 B.低层 C.中层 D.上层 答案:D
5.当数种溶剂(苯及其同系物或醇类或醋酸酯类)蒸汽或数种刺激性气体(三氧化硫及二氧化硫或氟化氢及其盐类等)同时放散于空气中时,全面通风换气量应按各种气体分别稀释至规定的接触限值所需要的空气量的( )计算。 A.总和 B.最小量 C.乘积 D.最大量 答案:A
6.经常有人来往的通道(地道、通廊),应有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并( )敷设有毒液体或有毒气体的管道。 A.可以 B.不得 C.不应 D.应当 答案:B
7.露天作业的工艺设备,亦应采取有效的卫生防护措施,使工作地点有害物质的( )符合规定的接触限值的要求。 A.浓度 B.强度 C.使用量 D.储存量 答案:A
8.在生产环境中,加热金属、熔融玻璃及强发光体等可成为( )辐射源。 A.射频 B.红外线 C.紫外线 D.激光 答案:B
9.机械通风装置的( )位置,应设于室外空气比较洁净的地方,相邻工作场所的进气和排气装置,应合理布置,避免气流短路。 A.进风口 B.出风口 C.上风口 D.下风口 答案:A
0.空气中含有病原体、恶臭物质(例如毛类、破烂布分选、熬液等)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