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质勘察报告识读.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山 东 职 业 学 院
教 师 授 课 教 案
2013/2014学年 第 1 学期 课程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
章节课程 项目一 工程地质勘察 授课方法 实例讲授 所需教具 授课时间 月 日 节 月 日 节 月 日 节 授课班级 目的要求:了解地质勘察的目的及任务;掌握阅读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书及图表的方法;了解工程地质勘察分级、目的与要求;了解基坑勘察的相关知识及现行规范、规程与标准的内容
旧知复习:
重点难点: 阅读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书及图表的方法
教学过程:(包括主要教学环节、时间分配)
新知引入 5
地质勘察的目的及任务 5
阅读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书及图表 40
地质勘察相关知识 20
基坑工程勘察 10
现行规范、规程与标准 5
总结布置作业 5
课后作业:补充
教学后记:
任课教师 刘红霞 教研室主任:
项目一 工程地质勘察
1.1.2 地质勘察的目的及任务
一、岩土工程勘察的目的
定义:
岩土工程勘察,英语为geotechnical invesigation,就是根据建设工程的要求,查明、分析、评价建设场地的地质、环境特征和岩土工程条件,编制勘察文件的活动。
工程地质勘察的目的是查明工程场地岩土技术条件。
二、工程地质勘察的工作任务
1、查明拟建建筑物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
2、对场地进行岩土工程地质分析评价。
3、查明场地的地下水类型、水质、埋深及分布变化。
4、编制相应的岩土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书。
1.1.3阅读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书及图表
一、报告的基本内容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内容,应根据任务要求、勘察阶段、地质条件、工程特点等情况确定。
1、报告的内容
(1)拟建工程名称、规模、用途;岩土工程勘察的目的、要求和任务;勘察方法、勘察工作量布置与完成的工作量。
(2)建筑场地位置、地形地貌、地质构造、不良地质现象及地震基本烈度等;
(3)场地的地层分布、结构、岩土的颜色、密度、湿度、稠度、均匀性、层厚;地下水的埋藏深度、水质侵蚀性及当地冻结深度。
(4)建筑场地稳定性与适宜性的评价;各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及地基承载力等指标的确定。
(5)结论与建议:根据拟建工程的特点,结合场地的岩土性质,提出地基与基础方案设计的建议。推荐地基持力层的最佳方案,提出预测、监控和预防措施的建议。
2.图表部分
一般工程的图表包括:
(1)勘探点平面布置图:是在建筑场地地形底图上,把拟建建筑物的位置、层数、各类勘探点和原位测试点的编号与位置用不同的图例表示出来,并注明各勘探点、测试点的标高和深度、剖面线及其编号等。
(2)岩土综合柱状图:根据钻孔的现场记录整理出来的。主要内容是关于地层的分布(层面的深度、层厚)和地层的名称和特征描述。在柱状图中还应同时标出取土深度、标贯位置及击数、地下水等数据。
(3)工程地质剖面图:反映某一勘探线上地层沿竖向和水平向的分布情况。绘制时,首先将勘探线的地形剖面线绘出,标出勘探线上各钻孔中的地层层面,再将相邻钻孔中相同的土层分界点以直线相连。剖面图应标出原状土样的取样位置和地下水位线
(4)室内土的物理力学性质试验总表:将室内试验成果列表,并附有关的试验成果曲线(如固结-压缩曲线、剪切试验曲线等)
(5)原位测试成果图表:
将各种原位测试成果整理成表,并附测试成果曲线。重大工程根据需要,应绘制综合工程地质图或工程地质分区图等。
二、如何看勘察报告
A、文字部分:主要包括有工程概况,勘察目的、任务,勘察方法及完成工作量,依据的规范标准,工程地质、水文条件,岩土特征及参数,场地地震效应等,最后对地基作出一个综合的评价,提承载力等。
B、表格部分:土工试验成果表,物理力学指标统计表,分层土工试验报告表,主要对设计有用。
C、图部分:平面图、图例、剖面图、柱状图等。对现场应用较多。
三、现场如何运用
A、在看地勘报告的基础上与现场开挖的地层情况进行对比,是否与地勘报告吻合。主要是看地层情况,厚度情况,因为这些指标直接与费用有关(特别是挖孔桩)。
B、开挖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