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九章-半导体二极管与三极管.ppt

发布:2018-06-30约5.88千字共4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9.1.2 N型半导体和 P 型半导体 9.1.3 PN结及其单向导电性 1 PN结的形成 2 PN结的单向导电性 (2). PN 结加反向电压(反向偏置) 9.2半导体二极管 9.2.1 基本结构 二极管电路分析举例 ②IC、IEIB IC与IB之比称为静态电流(直流)放大系数 ①IE=IC+IB 结论: IB (mA) 0 0.02 0.04 0.06 0.08 0.10 IC (mA) 0.001 0.70 1.50 2.30 3.10 3.95 IE (mA) 0.001 0.72 1.54 2.36 3.18 4.05 晶体管电流测试数据 结论: ③ΔIC、ΔIEΔIB , Δ IC与Δ IB之比称为 动态电流(交流)放大倍数 IB (mA) 0 0.02 0.04 0.06 0.08 0.10 IC (mA) 0.001 0.70 1.50 2.30 3.10 3.95 IE (mA) 0.001 0.72 1.54 2.36 3.18 4.05 晶体管电流测试数据 3.三极管内部载流子的运动规律 B E C N N P EB RB EC IE IBE ICE ICBO 基区空穴向发射区的扩散可忽略。 发射结正偏,发射区自由电子不断向基区扩散,形成发射极电流IE。  进入P 区的电子少部分与基区的空穴复合,形成电流IBE ,多数扩散到集电结。 集电结反偏,将从发射区扩散到基区并到达集电区边缘的自由电子拉入集电区,形成ICE。 集电结反偏,有少子形成的反向电流ICBO。 * 第9章 半导体二极管和三极管 本章要求: 一、理解PN结的单向导电性,三极管的电流分配和 电流放大作用; 二、了解二极管、稳压管和三极管的基本构造、工 作原理和特性曲线,理解主要参数的意义; 三、会分析含有二极管的电路。 9.1 半导体的导电特性 (2).半导体的导电特性: 掺杂性: 光敏性: 热敏性: (1).半导体 导电能力介乎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 温度↑→导电能力↑ 光照↑→导电能力↑  掺杂↑→导电能力 1. 概念 ⑶ 常用的半导体材料 硅 Si 原子结构:2-8-4 锗 Ge 原子结构: 2-8-18-4 9.1.1 本征半导体 完全纯净的、具有晶体结构的半导体,称为本征半导体。 硅单晶中的共价健结构 共价健 共价键中的两个电子,称为价电子。 Si Si Si Si 价电子 ⑴本征半导体 Si Si Si Si 价电子 在获得一定能量(温度升高或受光照)后,少量价电子即可挣脱原子核的束缚,而成为自由电子(带负电),同时在共价键中就留下一个空位,称为空穴(带正电)。 (2)本征激发 这一现象称为本征激发。 空穴 自由电子 自由电子 本征激发成对产生 空穴 (3)本征半导体的导电机理 当半导体两端加上外电压时,在半导体中将出现两部分电流 ①自由电子作定向运动 ?电子电流 ② 仍被原子核束缚的价电子递补空穴 ?空穴电流 注意: (1) 温度愈高, 载流子的数目愈多,半导体的导电性能也就愈好。所以,温度对半导体器件性能影响很大。 (2) 本征半导体中载流子数目极少, 其导电性能很差; 自由电子和空穴都称为载流子。 自由电子和空穴成对地产生的同时,又不断复合。在一定温度下,载流子的产生和复合达到动态平衡,半导体中载流子便维持一定的数目。 Si Si Si Si p+ 磷原子 在本征半导体中掺入微量的杂质(某种元素),形成杂质半导体。 ⑴ N型半导体 本征半导体中掺入微量的 五价元素(如磷 ,原子结构:2-8-5) 特点: 多数载流子——自由电子 少数载流子——空穴 N 型半导体 + + + + + + + + 示意图 Si Si Si Si B– ⑵ P型半导体 特点: 多数载流子——空穴 少数载流子——自由电子 多数载流子数目由掺杂浓度确定 少数载流子数目与温度有关. 温度↑→少子↑ 结论: 本征半导体中掺入微量的 三价元素(如硼,原子结构:2-3) 无论N型或P型半导体都是中性的,对外不显电性。 P型半导体 - - - - - - - - 示意图 1. 在杂质半导体中多子的数量与 (a. 掺杂浓度、b.温度)有关。 2. 在杂质半导体中少子的数量与 (a. 掺杂浓度、b.温度)有关。 3. 当温度升高时,少子的数量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