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电器控制技术第一、二章 常用低压电器.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电路的限位保护、行程控制、 自动切换等。 符号 常开(动合)触头 SQ 常闭(动断)触头 SQ 1.7.2 行程开关 与按钮类似,其动作要由机械撞击,能自动复位。 作用 结构 * 2.1 接近开关(无触点行程开关) 功能:当某种物体与之接近到 一定距离时就发出动作信号 用途:除一般的行程控制和极限保护外, 还可用于高速计数、测速、液面 控制、检测金属、测量零件尺寸等 类型:电感式、电容式、超声波式、光电式 * 常用低压电器文字符号 闸刀开关 QS 按钮 SB 行程开关 ST 熔断器 FU 热继电器 FR 接触器 KM 中间继电器 KA 时间继电器 KT * 现代电气控制技术 1 (继电器控制部分) * 本课程的要求与任务 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继电器及PLC工程的应用能力。 课程要求:1. 熟悉常用电器的结构原理、用途,并能合理选择; 2. 熟练掌握继电器控制线路的基本环节,并能阅读和分析电气控制线路原理图; 3. 熟练掌握PLC的基本原理及编程方法,并能进行系统设计和编写应用程序。 * 1.1 概述 低压电器 高压电器 控制电器 AC1200V或 DC1500V以下 第一章 常用低压电器 * 低压电器 手动电器 自动电器 刀开关 组合开关 按钮 …… 接触器 继电器 行程开关 …… 由操作人员手动操纵 按照指令、信号、或某个物理量的变化而自动动作 1.1 概述 * 1.1 概述 自动电器的 基本组成 电磁机构(感受部分) 触头系统(执行部分) 吸引线圈、铁心、衔铁 触点(触头) * 电路符号 FU 熔体 额定电流IFN 的选择: 3. 多台电动机 2. 单台电动机 (稍大) 1. 照明电路 作用:用于短路保护 熔断器组成:熔体和熔座 1.2 熔断器 * 作用: 将电路和电源明显的隔开 如用于直接启动电动机,考虑到电机较大的起动电流,刀 闸的额定电流值一般选择: 3倍异步电机额定电流 电路符号 Q 1.3 隔离器 刀开关 * 作用:既是开关,又可实现短路、过载、欠压保护。 结构: 过流 脱扣器 欠压 脱扣器 工作原理:过流时,过流脱扣器将脱钩顶开,断开电 源;欠压时,欠压脱扣器将脱钩顶开,断开电源。 1.4 低压断路器(自动开关) * 1.5 接触器 用来频繁地接通或断开电动机 或其他设备的主电路 构成;主要由电磁铁和触点两部分组成, 交流接触器技术指标:线圈额定工作电压、 主触点额定电流等 触点又可分为主触点和辅助触点。 * * 1.5 接触器 a)外形 b)结构示意图 * ~ ~ ~ 动作过程 线圈通电 衔铁被吸合 触点闭合 接通电源 线圈 铁芯 衔铁 主触点 弹簧 辅助 触点 M 3~ 电动机 动作原理:电磁铁原理 * 接触器工作原理:电磁铁原理 线圈通电:触点动作 (常开闭合,常闭断开);线圈断电:触点复位 (常开断开,常闭闭合)。 * 接触器线圈 接触器主触点-用于主电路 (流过的电流大,需加灭弧装置) 常开 常闭 接触器辅助触点-用于控制电路 (流过的电流小,无需加灭弧装置) KM 接触器有关符号 触点区别: * 1.5 接触器 交流接触器技术指标: 主触点额定电流IC 应大于等于所控制线路的总电流 线圈额定工作电压 应等于控制回路的电源电压 * 继电器的工作原理与接触器一样(电磁铁原理)。主要区别在于接触器的主触点可以通过大电流,而继电器的触点无主辅之分,只能通过小电流。 电磁继电器 时间继电器(具有延时功能) 热继电器(做过载保护) 速度继电器(用于速度控制) …... 继电器类型: 作用:继电器用来传递信号或用于控制电路中。 1.6 继电器 * 中间继电器和接触器的异同: 相同点:工作原理相同,即线圈通电,触点动作 不同点:1. 结构不同,交流接触器有灭弧装置; 2. 使用场合不同,接触器用在大电流场合,中间继电器使用在小电流场合; 3. 触点数不同,交流接触器有比较固定的触点数,有三对主触点,两对常开辅助触点,两对常闭辅助触点;继电器的触点数根据需要可以选择。 在小电流场合可以用中间继电器来代替接触器起动电动机。 * 1.6.1 电磁继电器 电磁 继电器 中间继电器 电压继电器 电流继电器 KA 技术指标有:线圈的额定电压、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