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WEB2.0与网络营销.ppt

发布:2017-09-16约9.99千字共6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WEB2.0与网络营销 第6章 学习要点 目录导航 6.1 WEB2.0的基本思想与技术 6.1.1 什么是WEB2.0 6.1.2 WEB2.0包括哪些技术 6.1.4 WEB2.0思想对网络营销的启发 6.2 RSS营销基础 6.2.1 RSS营销的特点 6.2.2 RSS的应用模式归纳及RSS应用案例 6.2.3 开展RSS营销的基本形式 6.3 博客营销方法及应用 6.3.1 博客的营销功能 6.3.2博客营销主要模式 6.3.3 企业博客文章的写作原则与方法 6.1 WEB2.0的基本思想与技术要点 什么是WEB2.0? WEB2.0的常用技术 WEB2.0思想对网络营销的启发 概念:WEB2.0 目前对于Web2.0概念的说明,通常采用Web2.0典型应用案例介绍,加上对部分Web2.0相关技术的解释。 Blogger Don “WEB2.0概念诠释”: “Web2.0是以 Flickr、Craigslist、Linkedin、Tribes、Ryze、Friendster、Del.icio.us、43T等网站为代表,以Blog、TAG、SNS、RSS、wiki等社会软件的应用为核心,依据六度分隔、xml、ajax等新理论和技术实现的互联网新一代模式。” 什么是Web 2.0 什麼是Web 2.0? 六度分隔理论 六度分隔:六度分隔理论描绘了一个连结人和社区的人际联系网。简单地说,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这说明了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弱纽带,但却发挥着非常强大的作用。 互联网环境使六度分隔理论成为现实,也促使了构建于信息技术与互联网络之上的应用软件越来越人性化、社会化。 社会网络 社会网络是指个人之间的关系网络,其理论源于六度分隔理论和150法则。150法则是指,一个组织把人群控制在150人以下似乎是管理人群的一个最佳和最有效的方式。 Web2.0时代,你得到什么? 互联网协会对web2.0(互联网2.0)的定义是: 互联网2.0(web2.0)是互联网的一次理念和思想体系的升级换代,由原来的自上而下的由少数资源控制者集中控制主导的互联网体系转变为自下而上的由广大用户集体智慧和力量主导的互联网体系。互联网2.0 内在的动力来源是将互联网的主导权交还个人从而充分发掘了个人的积极性参与到体系中来,广大个人所贡献的影响和智慧和个人联系形成的社群的影响就替代了原来少数人所控制和制造的影响,从而极大解放了个人的创作和贡献的潜能,使得互联网的创造力上升到了新的量级。 其重要特征如下: ?? 互联网成为平台(参与体系)而不是利用互联网来统治和控制; ?? 充分重视并利用集体力量和智慧; ?? 将数据变成“Intel Inside”; ?? 分享和参与的架构驱动的网络效应; ?? 通过带动分散的、独立的开发者把各个系统和网站组合形成大汇集的改革; ?? 通过内容和服务的联合使轻量的业务模型可行,分享经济的模式; ?? 注重用户体验的持续的服务(“永久的Beta 版”); ?? 服务和应用无处不在(非单机版和单一平台版本)。 对雅虎总裁特里.塞梅尔(Terry Semel)来说,WEB2.0就是由网民打造互联网,“社会性软件”(social software,又称社会软件)是其关键词,比如他们推出的“雅虎360度”:用户将可通过便捷的使用界面,利用网上的所有表达方式——图片、录像、声音、文字,自己组织感兴趣的内容,自己互相联网。 国内典型的Web2.0网站案例 博客网() DoNews IT社区() 百度贴吧 () 新浪博客 () WEB2.0技术简介 BLOG—博客/网志 RSS—基于XML的网站内容共享技术 WIKI—百科全书,多人协作的写作工具 网摘—网页书签 SNS——社会网络 P2P——对等联网 IM ——即时通讯 WIKI维基百科 WIKI:维基百科全书是一个多语言版本的上自由百科全书协作计划,已经成为互联网上最受欢迎的参考资料查询网站,它以其中立的态度来定义充满争议性的主题而吸引了大批用户前来访问。 Wikipedia系统是一种基于一种协作性群体编辑的网络编辑软件Wikis完成的,与博客的个人言论及自我发布相比,Wiki是通过大家群体写作建立起来的开放式网络社区,也是一种全新的网络媒体发布模式。 SNS:社会网络软件,依据六度分隔理论,以认识朋友的朋友为基础,扩展自己的人脉。SNS在中国的前途分析 P2P:对等网络,点对点连接。如BT下载。 IM:即时通讯软件。作为使用频率最高的网络软件,即时聊天已经突破了作为技术工具的极限,被认为是现代交流方式的象征,并构建起一种新的社会关系。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