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我国法学教育的困境及发展思路.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科技与教育新形势下我国法学教育的困境及发展恩路何彩萍(榆林学院政法学院,陕西榆林719000)摘要:法治国家方略的提出和司法考试制度的实施,对我国法学教育的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在新的时代 背景下,法学教育必须找准I1题,准确定位,正确认识和处理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国家司法考试制度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进行针对性改革,积极探索法学教育的新思路和新模式,以服务于法治国家的人才培养目标,推进我国的法治化进程。关键词:法学教育;法律职业;司法考试制度中图分类号:D920.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10)08—00192—03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法学教育为市场经济和法治学教育规模的急剧扩张乃至近乎失控设置的背后是法科毕建设输送了大批法律人才。但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法业生数量太多,教学质量不可避免地下降。相当一部分法学教育的发展也面临着诸多困境。如何对我国现行的法学科学生尚未真正培养起法律人的思维能力,缺乏较强的法教育进行准确的定位,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法律职业、法学律职业伦理观念。与此同时,法科学生的供过于求,国家教育、司法考试的良性互动,建构科学的法学教育制度成司法考试制度的出台,大大增加了法科生就业的难度,现为我国噍待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实的情形就是法科专业逐渐成为最难找T作的一个专业。一、目前我国法学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3.法学教育中理论教学与实践需求的冲突。我国现行法1.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的关系尚未理顺。一定意义上学本科教育的教学方式多以课堂讲授为主,重视正规化的讲.法治也是“法律人之治”。这决定了法学教育必须肩负理论教育和法律知识的系统传授。课堂教育主要是解释概为国家培养法律人才的神圣使命,造就和培养大批的法律念、注释条文、阐述理论。概念化、教条化和彤式化的色职业者。但长期以来,我陶的法学教育却与法律职业相互彩过于浓厚,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致使学生缺乏脱节。在国家司法考试制度实施之前,从事法律职业并不实际运用法律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反映在毕业生的司法以经历系统正规的法学教育为前提,法学教育也并不以法实务技能方面,其往往至少需i到四年的时间才能适应司律职业需要的人才作为明确的培养目标,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工作需要。法律实践是一种创造性的工作,而不是简单法等各个环节不能自觉地贯穿法律职业的基本要求。从司的逻辑推理过程。从抽象的正义到个案的具体正义,从普法实践来看,法官处理案件大多是依靠在实践中积累出来适性的法律规范到具体事实中的行为规范和法律结论的得的经验和技巧,与在法学院学到的知识没有太大的关系。【ll出,都需要付出艰巨的创造性努力。这正是法律职业活动这种情形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一方面,随着依法治围方中最具有挑战性、最令人陶醉的工作。但是,法学院系培略的逐步实施,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需要大量复养方案中并没有多少课程致力于这些能力的训练和培育,合型、应用型的法律人才;另一方面,我国法学教育义往从而造成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往无法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法律人才。法学4.国家司法考试时法学教育的负面影响。按照各国的通教育与法律职业的脱节已经在深层次上制约、影响甚至阻行做法.欲从事法律职业,必须接受正规的大学法学本科碍了我国法学教育的进一步改革和发展。教育或研究生教育,受过基本的法学训练。而在我国,司2.盲目扩大规模导致培养质量下降,法科学生就业压力法考试并无严格的专业教育要求,只要是大学本科,均可剧增。2009年中国法治蓝皮书《中国法治发展报告No.7报考,一旦通过考试即可获得法律职业资格。大学法学教(2009))披露:截至2008年11月,全国共设立法学院系634育与法律职业资格的授予没有内在的必然的关系。。司法考所,30年来增长了105.67倍;法学本科在校生人数达至lJ30多试实际上成为许多人转换职业或寻求就业的机会。在“通万人。从300多所到目前的数字仅仅用了不到10年的时间,过率决定就业率”的认识主导下。各类司法考试辅导班、还不包括如法律专科、成人教育、自学考试、政法干部管强化班大受欢迎。相反,大学课堂中的一些基础理论课程理学院等其他各种形式、各种层次的法学教育。贺卫方教则备受冷落,相关著述乏人间津。较为关注学生的学术素授曾指出:“世界上大约没有第二个国家在正规的大学之养和法律思维的养成的教学模式对提升法学教育的层次具外尚有像我们这样名目繁多的法律教育种类与层次。”I嗽有积极的作用。但却不能适应司法考试的需要,而一些非作者简介:何彩萍(1974-).女。陕西府谷人,榆林学院政法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经济法。四丝重量型垫!!:!万方数据科技与教育法律专业的考生凭借几本司法考试教材,通过几个月短暂适度调控办学规模,通过法学教育质量评估制度严把法学的司考培训却能顺利通过考试,这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