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实习报告容与步骤即实习总结与心得体会7-精品.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目录
第一章:前言
第二章:通天岩
第三章:水东、马祖岩
第四章:峰山
第五章:八一四大道与章江大道
第六章:几种地质常见现象的探讨
前言
一、实习概述
工程地质实训是土木工程系专业重要的实践环节,实习实践教学和课堂理论教学具有同等重要作用。
实习目的:
1.通过实习巩固课堂所学的基本理论,理论联系现场实际,再回归到理论上来,培养我们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现场判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了解矿物和岩石的形成过程、结构、产状等,学会使用地质罗盘。掌握野外判断能力,初步建立对某一种岩石的工程地质评价。
3.参观工地,了解工程地质条件对基坑设计与施工和地质灾害与边坡工程的治理。
4.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积极主动的优良品质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二、实训时间:一周
实训地点:第一天:通天岩
第二天:水东、马祖岩
第三天:峰山
第四天:八一四大道与章江大道
第二章 通天岩
时间:2011年11月14日
乘车路线:学院—通天岩—学院
通天岩不但是赣州市著名的旅游景点,同时也是丹霞地貌的代表地区。在实地考察中我们了解到了丹霞地貌是由陆红色砂砾岩构成的具有陡峭坡面的各种地貌形态。形成的必要条件是砂砾岩层巨厚,垂直节理发育。丹霞地貌发育始于第三纪晚期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这次运动使部分红色地层发生倾斜和舒缓褶曲,并使红色盆地抬升,形成外流区。流水向盆地中部低洼处集中,沿岩层垂直节理进行侵蚀,形成两壁直立的深沟,称为巷谷。巷谷崖麓的崩积物在流水不能全部搬走时,形成坡度较缓的崩积锥。随着沟壁的崩塌后退,崩积锥不断向上增长,覆盖基岩面的范围也不断扩大,崩积锥下部基岩形成一个和崩积锥倾斜方向一致的缓坡。崖面的崩塌后退还使山顶面范围逐渐缩小,形成堡状残峰、石墙或石柱等地貌。随着进一步的侵蚀,残峰、石墙和石柱也将消失,形成缓坡丘陵。在红色砂砾岩层中有不少石灰岩砾石和碳酸钙胶结物,碳酸钙被水溶解后常形成一些溶沟、石芽和溶洞,或者形成薄层的钙化沉积,甚至发育有石钟乳。沿节理交汇处还发育漏斗。
在砂岩中,因有交错层理所形成锦绣般的地形,称为锦石。河流深切的岩层,可形成顶部平齐、四壁陡峭的方山,或被切割成各种各样的奇峰:有直立的、堡垒状的、宝塔状的等。在岩层倾角较大的地区,则侵蚀形成起伏如龙的单斜山脊;多个单斜山脊相邻,称为单斜峰群。岩层沿垂直节理发生大面积崩塌,则形成高大、壮观的陡崖坡;陡崖坡沿某组主要节理的走向发育,形成高大的石墙;石墙的蚀穿形成石窗;石窗进一步扩大,变成石桥。各岩块之间常形成狭陡的巷谷,其岩壁因红色而名为“赤壁”,壁上常发育有沿层面的岩洞。
马祖岩位于江西赣州贡水东岸,因唐代高僧马祖道一曾驻锡于此而得名。呈西南——东北走向,绵延40余公里峰山山脉由一系列山山脉的最高峰系宝盖峰,海拔1016米,是赣州城郊的最高峰变质岩是指受到地球内部力量(温度、压力、应力的变化、化学成分等)改造而成的新型岩石。固态的岩石在地球内部的压力和温度作用下,发生物质成分的迁移和重结晶,形成新的矿物组合。如普通石灰石由于重结晶变成大理石。
红尘粉细砂岩:粉砂岩是由粉砂碎屑组成的。红层粉砂岩颗粒之间的填充物或胶凝物是氧化铁,故红色单层很厚、固结坚硬。砂岩磨圆度不高,多呈悬浮负载、棱角状、分选性较好。
个人观点:峰山虽属于旅游景区,但旅游业并不发达。峰山上的岩石风化的很严重,在实地观看中我们就已经看到了一处小型崩塌。在房屋建筑上,是属于非常严重的。因此若要在峰山上建建筑物要特别注意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现象的发生。同时由于峰山较高并不适合做大面积建筑物,而且由于峰山岩土性质不需要担心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同时,由于峰山有大面积变质岩层,而变质岩层一般含有比较丰富的矿产资源因此峰山上的地质考察大多数是为了找矿。
第五章 八一四大道与章江大道
时间:2011年11月17日
乘车路线:学院——火车站附近——学院
第四天是主要任务是在老师所找的具有典型地质特征的地点,学会使用地质罗盘,并测出产状。同时由于老师所找山体,是易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山体。老师向我们提问了相关知识,并介于同学回答的不完整性进行了补充。
让我们对地质灾害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在第四天实训中我们更是由于老师的讲解,进一步认识到地质条件对建筑的影响,让产状为:SE1560ㄥ870。
不良地质灾害的简介:
不良地质现象通常叫做地质灾害,是指自然地质作用和人类活动造成的恶化地质环境,降低了环境质量,直接或间接危害人类安全,并给社会和经济建设造成损失的地质事件。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的地质作用(现象)。滑坡、崩塌与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