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原理——数字基带传输系统3.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数字基带信号传输与码间串扰 数字基带信号在传输的过程中,由于两方面的因素会造成误码:加性噪声的存在;信道传输特性不理想。前者的影响称为随机干扰,后者的影响称为码间干扰。 码间串扰 由于数字基带传输系统传输特性不理想,使得数字基带信号到达接收端,前一个或几个码元的波形串到后一个码元抽样判决时刻,影响后一码元的抽样判决。这种影响就叫码间干/串扰。 码间串扰示意图见下页: (假设信道中无噪声) 数字基带信号传输与码间串扰 数字基带信号传输与码间串扰 具体讨论码间串扰对抽样值的影响: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模型 GT(ω),C(ω),GR(ω):分别为发送滤波器、信道、接收滤波器的传输函数; d(t):数字基带信号;n(t):高斯白噪声。 数字基带信号传输与码间串扰 为了便于分析,数字基带信号d(t)可以表示为: an:脉冲的极性,an为0、1或-1、+1; 发送滤波器的输出信号为: GT(ω)←→gT(t),gT(t)是发送滤波器的冲激响应。 数字基带信号传输与码间串扰 接收滤波器输出信号r(t)可表示为: 其中, C(ω)←→c(t); GR(ω)←→gR(t),nR(t)是加性噪声n(t)通过接收滤波器后输出的噪声。 将发送滤波器、信道和接收滤波器看作一个系统: 则: 这里h(t)称作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冲激响应。 数字基带信号传输与码间串扰 接收滤波器输出信号r(t) 为: 为了恢复第k个码元,对r(t)进行抽样,抽样时刻为: t=kTs+t0 数字基带信号传输与码间串扰 各项含义: 第一项akh(t0):第k个码元脉冲波形的抽样值,它是确定第k个码元的依据。 第二项 是码间干扰值,它是除第k个码元以外的其他码元脉冲波形抽样值的总和,它会干扰当前码元的判决。 第三项nR(kTs+t0):噪声的抽样值,它是一种随机干扰,也会影响第k个码元的正确判决。 数字基带信号传输与码间串扰 经分析,可知: 抽样值会受到码间干扰和随机噪声的影响,严重时会使得判决结果发生错误,进而引起误码。为了尽可能的减小误码率,提高通信质量,就要最大限度的减小码间干扰和随机噪声的影响。 无码间串扰的基带传输特性 想消除码间干扰,则要使得: 无码间串扰的基带传输特性 经分析,可知: 若h(t)满足下式,则可消除码间干扰: 为使得上式更加简洁: 假设t0=0,设m=k-n,将m换成k: 无码间串扰的基带传输特性 那么,无码间干扰的基带传输系统的传输函数H(ω)应该满足什么条件? 经过分析可得: 这一结论称为奈奎斯特第一准则。它为我们检验一个给定的基带传输系统的特性H(ω)是否会产生码间干扰提供了一种方法。 无码间串扰的基带传输特性 的含义:将H(ω)在ω轴上移位2πi/Ts(i=0, ±1, ±2, …),然后进行叠加。 若考察是否存在码间干扰,则观察|ω|≤π/Ts频率范围内,叠加结果是否为常数。 含义如下图: 无码间串扰的基带传输特性 无码间串扰的基带传输特性 显然,满足无码间干扰条件的传输函数有很多,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传输函数特性。 (1)理想低通特性 传输特性: 冲激响应: 系统带宽: 无码间串扰的基带传输特性 无码间串扰的基带传输特性 因而,通过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对于理想低通系统,若Tb=mTs,m∈N,则可实现无码间干扰传输,则传码率RB=1/Tb=1/(mTs) ; (2)理想低通系统最大频带利用率为: (3)对于理想低通系统,设带宽为W(Hz),则该系统无码间干扰时最高传码率为2W(Bd),这个传输速率称为奈奎斯特速率。 无码间串扰的基带传输特性 (4)对于理想低通系统,若传码率为2W(Bd),则无码间干扰传输时,系统最小带宽为W(Hz),这个带宽称为奈奎斯特带宽。 显然,数字基带传输系统能否实现无码间干扰,由两个因素决定: 无码间串扰的基带传输特性 然而,理想低通系统在物理上是很难实现的;并且,冲激响应h(t)的“尾巴”很长,衰减很慢,当同步脉冲存在偏差时,可能会出现严重的码间干扰。 考虑到实际的传输系统总是可能存在一定的定时误差的,因而,一般不采用理想低通特性。 (2)滚降特性 定义滚降系数为: 其中:w1是无滚降部分的带宽,w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