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卢正东-武钢6号高炉冷却壁破损调查讲解.ppt

发布:2017-02-05约6.36千字共2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rocess Technology Institute 武钢高炉冷却壁破损调查 卢正东 2016年5月20日 厦门 个人简介 卢正东 年 龄 32岁 学 历 硕士研究生 毕业院校 南京工业大学 专 业 材料科学与工程 研究方向 高炉长寿技术 职 称 工程师 工作单位 武钢研究院-铁前技术研究所-炼铁技术领域 工作经历 2010年8月至2011年3月,武钢炼铁厂(基层锻炼) 2011年4月至今,武钢研究院(从事高炉长寿技术研究) 工作导师: 陈令坤、于仲洁、宋木森 联系方式 Tel E-mail:luzhengdong@163.com 4 武钢高炉概况 1 2 3 5 武钢高炉存在的长寿问题 高炉冷却壁破损调查及原因分析 冷却壁改进优化与服役效果 6 汇报内容 结论与展望 1 武钢高炉概况 表1 武钢高炉概况(青山本部,共7座) 炉号 有效容积 服役时间 装备情况 1 2200m3 2001年(第3代) 软水密闭循环(2号高炉采用工业水开路循环) 砖壁合一薄炉衬; 4、5、6、7、8号高炉炉腹、炉腰、炉身下部采用铜冷却壁;(其中8号高炉在炉缸风口带应用了铸铜冷却壁),其它位置采用球磨铸铁冷却壁; 炉缸采用超微孔(或微孔) 炭砖; 炉底上层采用超微孔(或微孔)炭砖; 炉底下层采用石墨(或半石墨)炭砖; 陶瓷杯采用微孔刚玉砖; 2 1500m3 2010年(第5代) 4 2600m3 2007年(第2代) 5 3200m3 2007年(第2代) 6 3200m3 2004年(新 建) 7 3200m3 2006年(新 建) 8 4117m3 2009年(新 建) 2 武钢高炉长寿中存在的问题 建厂初期至上世纪70年代末,炉缸炉底侵蚀烧穿 问题严重,高炉整体服役寿命短。 上世纪70~80年代,全炭砖水冷薄炉底技术应用后, 炉缸炉底短寿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但炉身寿命短问题依然 存在,一代炉役需3~4次中修) 3 上世纪90年代~本世纪初, 软水密闭技术、球磨铸铁冷却壁、优质耐火材料的应用,高炉整体寿命大幅延长。(长寿典范: 武钢5号高炉3200m3一代炉龄15年8个月(无中修),单位炉容产铁11096.6t/m3) 4 2007年至今,随着冶炼强度逐渐提高以及高风温、高富氧、大喷煤技术的应用,应用第一代铜冷却壁高炉的炉腹炉缸衔接部位冷却壁破损现象十分严重。 2 武钢高炉长寿中存在的问题 2012 2014 武钢1号高炉(第3代)2200m3, 于2001年5月投产, 炉腹炉缸冷却壁自2003年起开始逐年破损,并于2007年起破损加重,于2011年2月停炉检修并更换破损冷却壁。 武钢7号高炉3200m3 ,于2006年6月投产,2009年后炉腹冷却壁破损逐渐加重,炉壳发红现象时有发生,于2012年3月对停炉检修并更换破损冷却壁。 武钢6号高炉3200m3 ,于2004年7月投产,2005年起出现炉腹冷却壁水管破损现象,2012年起破损加重。于 2014年11月停炉检修并更换破损冷却壁。 2 武钢高炉长寿中存在的问题 表2 高炉炉腹炉缸段冷却壁水管破损数量统计 武钢1号高炉 年份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合计 炉缸第4段 1 / 1 1 0 2 1 / 3 / 9 炉腹第5段 1 / 5 6 2 18 27 24 46 21 150 炉腹第6段 / / 2 1 8 8 18 31 36 16 120 武钢6号高炉 年份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合计 炉缸第5段 2 3 5 7 6 1 4 5 7 6 47 炉腹第6段 0 0 0 1 0 0 1 4 12 11 29 3.1 武钢1号高炉冷却壁破损情况调查 图1 图2 图1为炉腹炉缸冷却壁侵蚀破损照片,可以看到5段球磨铸铁冷却壁侵蚀破损严重,部分破损部位进行了穿管处理,以维持生产。从图2是穿管冷却壁停炉后照片。 图3 图4 图3为炉缸风口照片,风口上翘严重; 图4为炉身9段铸铁冷却壁破损,水管破损漏水严重 3 高炉冷却壁破损调查 3.1 武钢1号高炉冷却壁破损调查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