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大话WCDMA.ppt

发布:2016-03-26约3.1万字共9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在异频测量报告中主要能看到以下信息 1、测量控制ID,测量报告的类型Setup Modify Release 2、发起的测量为同频异频还是异系统测量,删除的和新增 的邻区列表信息 3、测量报告的测量量 4、相应事件的触发,门限 切换完成后发起位置区更新请求,重新分配TMSI. 切换完成后发起位置区更新请求,重新分配TMSI. 1、同频测量控制一般在RRC建立完成消息后的第一个测量控制消息里面。(左右侧的截图为测量控制的截图) 2、上面所有的事件都要满足一定的时延。 3、以右侧的图为列简化公式,计算门限,Mnew+CIOnew(在测量控制的邻区列表里默认为0)≥Mbest-R1a,所以一般情况下,新的小区信号只要比最好的信号好3个db且满足200ms时延,即可发生1A事件。 4、1B事件的计算方法同上。 5、思考在通过参数消除拐角效应和针尖效应的时候,CIO是如何起作用的。 补充概念: 拐角效应:源小区EcIo陡降,目标小区EcIo陡升(即突然出现就是很高的值),导致手机收不到活动集更新而导致掉话的情况。 针尖效应:源小区EcIo快速下降后一段时间后上升,目标小区出现短时间的陡升。针尖效应一般可以通过观察Scanner记录的最优小区扰码分布图来观察,一般情况下,如果有两幅天线沿着两条街道照射,在两条街道交界的地方就容易产生针尖效应。 * 1、同频测量控制一般在RRC建立完成消息后的第一个测量控制消息里面。 2、上面所有的事件都要满足一定的时延。 3、1C、1D事件没有没有门限控制参数,只有相应的迟滞、CIO、在控制该切换的发起时机。 * 1、异频测量控制一般在RB建立成功后的第一个测量控制消息。 2、右面的截图2D事件的测量量是ECNO,经过计算其门限为-14-(4/2)=-16,意思是说只有在EC/IO<-16的情况下,才会发起2D事件,启动压缩模式,然后启动切换,思考:为什么要把2D门限设置那么低? * 1、小区半径不够(现象为1B事件后发生掉话,可以在后台查看该小区的小区半径). 2、同扰码复用(现象一般为1A事件后收不到激活集更新完成消息,即使收到激活集更新,待激活集其他激活集删除后UE无响应掉话). 3、切换不及时掉话 ,切换导致掉话原因主要是由于切换区过小,信号变化剧烈。表现为源小区Ec/Io陡降,而目标小区Ec/Io陡升,出现拐角效应;或4者源小区EcIo快速下降后一段时间后上升,目标小区短时间内陡升,出现针尖效应. 4、上行干扰掉话(现象为TXPOWER会很高,可以通过后台查看该小区的RTWP,也可以通过路测信令SIB7查看)。 5、外部3G邻区定义错误。 6、资源拥塞导致的掉话。(一般该小区的接通率也较低) 7、室分天线接收分集问题原因掉话。(室分一般没有分集接收)(现象为TXPOWER会很高)。 8、主集天线接收故障:在手机随机接入的时候,系统采取宽搜索方式,既基站采用Tx /Rx(天线1)和Rx(天线2)进行搜索UE,这时我们可以保证正常接通;而在切换过程中,系统采取窄搜索方式,只用Tx /Rx(天线1)来搜索UE。(现象为TXPOWER会很高,但是该小区的接通率可能不低)。 9、设备故障:可以在后台查看站站点的告警的日志 终端问题。 10、邻区配置过多,邻区列表合并问题:邻区列表合并后,将有用的的邻区给裁减掉了,这个不多见。因为邻区合并算法是按信号强度排序的。 11、2/3G切换参数设置不合理,异系统邻区配置过多,UE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进行异系统测量,(因为每个MR只能上报6个小区的信号)UE的测量间隙有限,邻区过多会使UE对有效邻区的测量不及时而导致掉话。 上下行传输信道的区别在于bler QualityValue 计算方法为 :配置值/10=log10(实际误块率)。本例配置值是-20,则实际误块率为1% 有关信令传输: 不同的模式和计算公式: OctetModeRLC-SizeInfoType1模式下,使用sizetype1时,实际传输块大小=(8 * sizeType1) + 16 OctetModeRLC-SizeInfoType1模式下,使用sizetype2时,实际传输块大小=(32 * part1) + 272 + (part2 * 8) OctetModeRLC-SizeInfoType1模式下,使用sizetype3时,实际传输块大小=(64 * part1) + 1040 + (part2 * 8) OctetModeRLC-SizeInfoType2模式下,使用sizetype1时,实际传输块大小=(sizeType1 * 8) + 48 OctetModeRLC-SizeInfoType2模式下,使用sizetype2时,实际传输块大小=(sizeType2 * 16)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