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训练21-课内文言文阅读(一).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4.从这则寓言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对寓意的把握。这篇文章中,两只狼先是对屠户轮番“进攻”;后来又“假寐”诱敌,可谓“狡猾”!然而,就是这狡猾至极的狼,最终被机智、勇敢的屠户杀死了,可见,作为禽兽,狼的确不可小视,但在正义的人面前,它们的欺骗手段还是有限的。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我们要像屠户一样勇敢地与之斗争。斗争中,我们也要像屠户一样果断、勇敢,用智慧取胜。 答案:示例:①像狼一样的恶人,不管耍怎样的花招,最终都会被识破。②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取得胜利。 宇轩图书 宇轩图书 综合探究 知识积累 宇轩图书 综合探究 知识积累 课内文言文阅读(一) (时间:45分钟 分值:70分) 解析:此题考查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一要调动平时的学习积累,二可结合句意推测。 答案:(1)同“缺”,中断 (2)逆流而上 (3)白色的 (4)连续 (5)所以 2.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可采用直译法逐字逐词翻译。(1)注意“奔”是动词用作名词,(2)注意“良”的意思。 答案:(1)即使骑着奔驰的快马,驾着风,也不如它快。 (2)水清,树荣(茂盛),山高,草盛,的确有很多趣味。 4.第一段写出了山的什么特点?第二段写出了水的什么特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能力。抓住第一段中的“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隐天蔽日”,用恰当的词语归纳即可;抓住第二段中的“襄陵”“沿溯阻绝”“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用恰当的字词概括即可。 答案:山的特点:连绵不断(山多),遮天蔽日(山高)。水的特点:水势浩大(水大),水流湍急(水急)。 二、阅读《论语》(节选),完成1~5题。(10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解析:此题考查文言虚词的辨析能力。例句中的“以”是“凭借”的意思。A项翻译为“先帝不因为我地位低下,身份低微”,“以”是“因为”的意思。B项翻译为“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以”是“凭借”的意思。C项翻译为“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琴”。“可以”放在一起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可以”。D项翻译为“都认为(我)比徐公漂亮”。“以”是“认为”的意思。 答案:B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准确翻译句中的重点词语是关键。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为直译,辅以意译。本句中要注意几个“知”的意思并注意区分。前面的四个“知”的意思都一样,为“知道”,最后一个“知”同“智”,翻译为“聪明”。 答案: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是聪明的。 5.中国古代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今天我们阅读它同样获益匪浅,请写出初中语文课本《论语》中的一则成语或格言警句(试卷上的除外)。(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考生平时的积累情况。正确默写初中语文课本《论语》中的成语或格言警句,关键在于平时熟背勤写。 答案:示例: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