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渊源探究.doc

发布:2018-03-04约1.75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渊源探究 马列教研室 一:科学和人文并不是必然分离的,必然对立的,在早期,他们是和谐统一的。 科学精神就是对真理不懈的追求精神,科学精神的核心是 “求真”。围绕求真,科学精神的内涵有二:一是理性精神,二是实证精神。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它的核心是求善、求美。它一方面表现为对人类尊严、价值、命运的关怀、追求和维护,另一方面又表现为对人类遗留下来的精神文化产品的高度珍视。 科学和人文知识、科学和人文精神并不是必然分离的,必然对立的,在早期,他们是和谐统一的。从古希腊时期人类知识的起源,我们就能很清楚地看到这一点。 在给学生上哲学课过程中,我喜欢提问他们,“你认为最早产生的科学知识是什么?”学生们零星的回答“天文”、“数学”、“力学”、“历法”,我把这些答案写在黑板上,然后要他们继续思考,“医学”、“地理”……。“难道没有人文社会方面的成就吗?没有语言的产生,什么知识也不会有吧?”我开始启发学生。学生们恍然大悟,“语言” 、“修辞”、“政治”……“谁能告诉我,为什么是这些门类而不是别的最早产生?”大家思考,总结,最后大家都同意一个观点,科学、知识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源自于人类生存、生产和生活实践。 确实如此,在人类文明产生的早期,那些与人类生存关系最为紧密的知识,如数学、力学、天文、医学、地理、气象、历史、政治、逻辑、修辞等等,尚未分化与独立,都被笼统地称为“智慧”,称为“哲学”,被人类追求、为人类探究,并在这种孜孜追求和探究下,积累下来、沉淀下来。那时候,科学知识与社会知识、 人文知识,都是从“哲学”的母体中孕育诞生的,自然而然地处于一种朴素的整合状态。 在古希腊早期学者那里,人文与自然知识是合一的,他们兼修并蓄,并未割裂人文知识与社会知识。例如以证明勾股定理而闻名的毕达哥拉斯对数作了深入研究,将数区分为奇数、偶数、素数、完全数、平方数等,他还上升到哲学高度,认为数是宇宙的概念模型。与此同时,他对音律、教育、美学都有独到见解,最早提出了“美是比例的协调与对称”。亚里士多德被誉为古希腊知识的集大成者,是一个真正博学的学者,他把科学分为三种,一是理论的科学,包括数学、力学、胚胎学等自然科学和被称为形而上学的哲学,二是实践的科学,包括政治学、伦理学、修辞学等,三是创造的科学,即诗学。 从古希腊教育的角度看,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也是兼容并包的。人类知识在雅典已逐渐系统化,并初步形成了语法、修辞、逻缉、算术、几何、天文、音乐7门学科体系,人们把七门学问称为七艺,并热衷于对七艺的教化、讲习和传播。由此可见,古希腊人追求人文的同时也展开对科学的追求,追求科学的同时也展开对人文的追求。这是古希腊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并举的表现之一。古希腊既孕育了人文精神,又孕育了科学精神, “人文”对“科学”包容,“科学”对“人文”并蓄。 不仅如此,在与中世纪神学统治地位作斗争的过程中,人文社会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联合起来,从不同的侧面对神本主义发起进攻,把人们从对神盲目的信仰崇拜中解放出来,共同完成了近代启蒙运动的重任。人文主义强调以人为本,强调以人为中心,强调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认为人的欲望、感受是自然的、合理的,不应压抑,应予张扬和满足。科学主义祭起科学大旗,解放心灵,破除禁锢,强调理性,重视经验,重视对自然的认识探索。这一时期的科学和人文,既未分离,更不对立,而是相互联合,彼此推动,犹车之两轮、鸟之双翼,共同推进了时代的进步。 二: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分裂、对抗 科学主义,发端于孔德的实证主义,影响较大的有实用主义。他们往往将自然科学看成唯一的科学,主张人的知识只能建立在经验范围内,自然科学的方法应该成为人类认识世界的唯一科学的方法。人文主义,又称人本主义,也称非理性主义,发端于叔本华、尼采的唯意志,影响最大的是存在主义,他们往往从人的非理性因素出发,将宇宙归结为非理性的生存欲望、生命力的冲动或孤立的个人存在。两者各执一端,人文主义强调人的非理性因素,科学主义强调人的理性 他的思想被后来的法西斯主义所利用和吸收,他本人也被法西斯主义者尊为思想先驱。没有人文情怀关照科学主义盲目的和莽撞的没有科学精神融入人文主义是蹩的和虚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