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地理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学地理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中学阶段学生对地理课无多大兴趣,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是学生感觉地理知识过于浅显,很多知识通过自学便可以从书本上理解掌握,课堂教学对学生失去吸引力;一是学生觉得地理知识过于抽象、空洞、难以理解,没有学习意义,因而失去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的挚友,是学习的一种原动力。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无疑是一个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积极性、提高地理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下面就地理学科的具体特点和教学中的一些体会,来探讨怎样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
一、教师要善于利用直观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地理研究的对象,其时空界限广阔而遥远,内容涉及多学科知识,单纯依赖学生的视野和见闻是难以掌握的,必须借助地球仪、教学挂图和地理景观图等直观教具,或者借助电视录像、幻灯片等手段,把教学内容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方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一)充分利用课本插图、地图册和地理挂图进行教学。地图是地理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具,地图又是一种特殊的地理教科书,学生可以从地图上直接获取许多地理知识,是地理的“第二语言”。地理课本中的插图、图片是课本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幅好的插图、照片可以充实和简化课本有关内容的文字叙述,能达到以图释文、图文结合目的。教学形象直观,有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能扩大学生的地理视野,创设地理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借助地图,强化记忆。例如学习世界自然带的时候,一定要结合地图来分析自然带的分布规律,使学生在此基础上来记忆各自然带的特点以及形成原因,这样才能记忆深刻,学生不会觉得死记硬背而枯燥无趣。
(二)认真设计教学简图,提高地理教学效果。在地理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设计地理简图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掌握地理基础知识,既能起到抓住特征突出重点,又能培养学生直接学会画图的基本技能。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边讲边画,学生边听边记,学生的注意力随着老师的笔触和语言自然转移,做到视听结合,头脑并用,思维集中,印象深刻便于记忆,并且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讲到“常见的天气系统”时,教师一定要在黑板上边讲边画,一步一步把课堂内容引出,然后指导学生自己画图,这样学生就能有效的掌握课堂内容,同时还可以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和思维力,有效地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充分利用电化教育手段――投影、幻灯、电影、录像的直观优势,增强学生的感知能力,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电化教育是现代化教育的组成部分,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之一。投影以其直观,形象,生动、感染力强等独特的长处和优势显现出极大的生命力,成为广大教师广泛采用的一种手段。运用自制的投影片作为一种直观性、实用性、形象性的地理教学软件,解决了很多传统教学形式解决不了的问题,并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运用投影配合教师语言可提供一种简捷、直观的导入手段。如讲到“环境问题”时,利用电化教育手段可以向学生展示目前世界上出现的种种环境问题,形象生动,这样学生对世界环境问题就会有比较深刻的印象,而且自然而然产生一种环保意识,从而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
运用电化教育手段,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地理概念,形成空间概念。学生学习地理概念的过程是由感性认识上升的理性认识的过程,有些地理概念靠语言讲,地图、板图可能还是难以让学生理解,若在教学中把这些难以理解的概念,通过投影化虚为实,化静为动,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就可以帮助学生利用直观的图象演示,深化地理概念,并形成空间观念。如讲太阳直射点及其周年回归运动时,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这种回归运动的话,学生应该更容易理解和掌握该知识,理解了这一概念又有助于下面内容的学习,不至于学生因难以理解而丧失学习的积极性。
运用投影媒体,可以突破难点与突出重点,优化教学效果。地理教学中有许多重要的地理现象和地理过程是比较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如果借助动画课件则可以形象的向学生展现抽象、复杂的地理现象、地理过程。如在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变化的学习中,用动画演示这两者在一年中在全球的变化情况,根据演示请学生归纳出规律,这样一个很难讲清的难题学生很容易就理解并掌握。
二、教师要善于把握几种有效的设疑置问方式,以增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一)借助直观方法,设置地理疑问。通过地理教具的演示,或通过地理实验演示,或借助课本的插图等。让学生在直接的感观作用下,经过自己的观察、分析,得出结论。例如:“将地球分成东、西半球的经线圈是哪两条经线构成的经线圈?”不少学生回答是0°与180°经线。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地球仪找到20°W和160°E两经线,并用红笔画出,看看它们经过的陆地和海洋的实际情况。这样,学生知道了划分的原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