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虚拟物流企业风险形式和对策研究.doc

发布:2017-08-28约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虚拟物流企业风险形式和对策研究【摘要】 虚拟物流作为一种新型的物流运作模式,在给物流运输带来灵活、快速、经济、便捷等优势的同时,因其内外部环境的复杂与不确定性和其本身的复杂性,仍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风险,并对企业的运营产生巨大的影响。本文主要对虚拟物流企业风险来源、形式、特点与做了深入分析,最后提出了虚拟物流风险防范管理具体措施。 【关键词】 虚拟物流 风险 形式 对策 一、虚拟物流企业风险概念及其原因分析 虚拟物流企业的产生和发展,是世界经济和信息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条件下物流行业发展的最新产物和巨大成就。虚拟物流企业由利益共享、责任共担、信息共享、运作一体、功能合理分配的众多分散的物流经营环节的承担者构成,其本质是一个供应链的信息平台、物流共同体,它以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为基础,共享供应链企业的资源为纽带,以获取规模效益为目的而建构的众多物流企业的动态联盟。 随着物流行业不断向远程化和国际化发展,一些较庞大或复杂的物流作业已经不可能由某个固定企业的固定资源去完成,而实际上是以网络与信息技术为技术支持的虚拟企业去完成。虚拟物流企业可在短时间内,快速有效整合社会资源,从而抓住市场机遇,实现物流成本的降低和客户满意度的增加,提高市场竞争力。然而,虚拟物流管理在给企业带来大量益处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新的风险。 虚拟物流企业风险指的是由于虚拟物流企业内外部存在的一些非确定性因素而造成虚拟物流企业不能达到预设目标或造成利益损失的可能性,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市场不确定性风险仍然存在,且在虚拟企业各合作者间得到了重新的分配;虚拟物流企业的实质是一种对动态的联盟,各合作者由于信息共享,造成企业商业机密的外泄和核心技术的丧失的机会将大大增加;众多企业成员间面临的企业文化、管理方式和运营平台等方面的差异并导致的协作风险较高且不容忽视;信息不对称仍是合作企业中存在的一个关键性问题,使得虚拟物流企业中面临难以避免的道德风险;虚拟物流企业的运营中常需要事前投资,由于投资具有不可逆性,并容易造成“套牢”现象出现和系统战略柔性的丧失,战略投资风险因此变得更为复杂。 二、虚拟物流企业风险的特点与形式 1、虚拟物流企业的特点 虚拟物流企业的与一般物流企业相比,其风险具有以下特点。 (1)合作带来了较高协作风险。由于结构复杂,成员间企业文化、管理方式、技术标准、员工素质的差异、信息不对称及潜在利益的冲突等现象的存在导致了其具有较高的协作风险。 (2)风险具有明显的传递性。虚拟物流企业风险因素可通过运作流程在各个节点间积累扩大和传递并显著影响整个合作的风险水平。在时间风险的传递方面,这一特性的表现的尤为重要和突出。 (3)风险具有较强的隐蔽性。由于各节点企业间的以信息共享的形式来进行合作和企业间的协调,然而这些信息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表现为风险发生事故发生的随机性和事件本身的模糊性。 2、虚拟物流企业风险的来源与形式分析 (1)外部风险。虚拟物流企作为一种受市场规律影响的经济组织,和传统的企业一样,要受到经济、政治、自然环境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其外部风险主要有下列几种。 第一,自然风险。虚拟物流企业自然风险的来源为自然灾害的发生,是指由自然灾害的发生而导致的虚拟物流企业运营过程受阻或终止而遭受的损失。如:恶劣天气造成运输的终止或货物、交通工具的损坏等。 第二,政策环境风险。政策环境风险是指由于国家或地区的宏观调控政策的变化或政局的变动而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环境而造成的收益的损失。政策环境风险因素有法规政策的变化、社会的不稳定等。 第三,市场波动风险。虚拟物流企业市场风险指由于上游市场的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下游市场的需求萎缩等变动、技术溢出、金融市场的利率、汇率的变动、股市波动、全球或地区性经济危机给虚拟物流企业造成的融资渠道堵塞,利息与债务负担的加宗和周转运作的困难等市场环境恶化等原因给虚拟物流企业带来的风险。 (2)内部风险。虚拟物流企业的内部风险主要指虚拟物流联盟内部因素之间的冲突引发的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技术风险。技术风险指由于虚拟物流企业的合作企业某方面技术能力不足而制约虚拟物流发挥作用。如:硬件设施不全面,物流运作成本过高、分配不合理,服务水平不合格等。 第二,协作风险。协作风险指虚拟物流合作企业间在合作过程中出现企业文化和组织管理方式冲突、信息平台不兼容或传递阻塞或失真、核心伙伴成员的退出和变更问题而产生损失的可能性。主要包括信息传递风险、流动性风险、沟通风险、组织管理风险、道德风险等。 第三,投资风险。虚拟物流企业通常需要针对特定项目的事前专用和关键性投资,当合作企业或物流整合商发生资金不到位或投资套牢或的情况时,发生资金周转困难而影响到企业的正常运转而造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