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邻深基坑施工风险控制.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相邻深基坑施工风险控制 摘? 要? 当若干个基坑相距很近时,出于经济合理的考虑,相邻基坑会合用围护结构,即采用“共墙”方案。文章介绍了轨道交通l0号线凯旋路车站及其“共墙”的凯旋路110 kV主变电站、中山万博大厦地下结构3个相邻深基坑的施工顺序与方法,以及针对周边环境保护、“共墙”稳定性、围护及结构变形所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
关键词 相邻深基坑 施工风险 控制措施S
?
1? 工程概况
上海轨道交通l0号线凯旋路站土建工程包括l0号线凯旋路车站、凯旋路110 kV主变电站及中山万博大厦地下结构,工程位于长宁区淮海西路与凯旋路相交成的三角地块内(见图l)。
图1? 工程总平面图
?
?凯旋路车站为双柱三跨岛式曲线车站,为地下2层结构。车站净长约148.4m,标准段中心净宽约25.3m;东、西端头井净宽约27.5、29.2m;凯旋路主变电站位于凯旋路车站主体南侧偏西,为地下3层结构,与车站共用6~10轴地下连续墙;中山万博大厦位于凯旋路车站主体北侧偏东,为地下4层结构,与车站共用9~l9轴地下连续墙。
?附属结构包括4个出入口及新、排风井及设备用房。l号出入口位于车站东端头井北侧;2号出入口过淮海西路,与地面建筑结合;3号出入口位于西端头井南侧;另l个出入口采用天桥方式,与3号线虹桥路站实现换乘。新、排风井及设备用房位于车站与主变电站围成的三角形区域内。
2? 周边环境及工程地质
2.1? 周边环境
(1) 运营中的轨道交通3号线高架桥墩距离车站基坑约40m,主变电站与凯旋路站主变电站基坑仅一墙之隔,最近处距离8 m,凯旋路站主变电站基坑开挖,对3号线主变电站有一定的影响,是保护的重点:
(2) 东北侧的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高层建筑桩基础、结构稳定性较好,距离中山万博大厦基坑约30 m,西北侧有东方明珠汽车出租公司及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为单层砖混结构,基坑施工对其影响相对较小。
2.2 工程地质
工程地貌类型属滨海平原,地面标高一般为3.58~2.85m。场地揭示的各土层中,承压水分布于⑦1层中,承压水水位埋深为8.60 m。各土层特性见表l。
表1? 土层特性
?
3 基坑施工
3.1 基坑围护形式
凯旋路车站基坑、主变电站基坑、中山万博大厦基坑均采用地下连续墙作围护结构,车站基坑标准段开挖深l5.44 in,东、西端头井开挖深度为l7.09、17.39 m;采用0.8 m厚地下连续墙,深33 m;与主变电站基坑共墙处地下连续墙厚l m,深36.5 m。主变电站基坑开挖深20.05 m,采用1 m厚地下连续墙围护,深36.5m;中山万博大厦基坑埋深l4.O5 m,开挖最深处达l6.45 m;采用0.8 m厚地下连续墙围护,深29 m;与地铁车站共墙部分深33 m。
地下连续墙墙趾均插入⑤3层,车站与大厦的基坑保护等级为二级、主变基坑保护等级为一级。
3.2? 施工顺序
原先考虑在车站东、西端头井设2堵封头墙,在完成车站的2个端头井(供区问盾构使用)后,按照相邻深基坑工程由深至浅的施工原则,先后完成主变基坑、大厦基坑、车站标准段基坑、附属结构(见图2a);但因车站有较好的场地条件,可作为3台区间盾构的始发井,并可作为l0号线的1个铺轨基地,因此,必须提前贯通车站的主体结构。由于当时车站东侧的封头墙已经施工,车站被一分为二,提前一起施工,再同时进行大厦基坑与主变基坑施工,最后施工附属结构(见图2b)。
图2? 调整前后的施工流程图
?
3.3 场地内交通组织
凯旋路车站、主变及附属结构均与中山万博大厦的地块开发相结合,顶板以上无覆土。结构完成后,其顶板不能作为施工道路使用。随着各个基坑的相继完成,施工场地越来越小。为此,在车站结构封顶后,北侧大厦基坑结合第一道混凝土支撑制作倒“T”形栈桥。南侧主变基坑西侧结合圈梁制作内挑便道(见图3)。
图3? 施工场地平面图
?
4? 基坑施工风险控制措施
4.1 承压水治理
由于主变电站基坑的开挖深度达到20.05 m,除了需要进行疏干降水外,还要对⑦。层进行承压降水。因⑦·层承压水水位呈幅度不等的周期性变化,按最不利条件进行承压稳定性验算,底板有承压水突涌的危险,故在坑外(主变基坑东侧)设l口深度为53 m的观测兼降压井,根据施工期间实测初始水位决定是否开启,遵循“按需降水”原则,以保证施工的安全。
4.2 对3号线主变的保护
在靠近3号线地面主变的主变基坑一侧外,打设隔离桩,控制基坑开挖对地面主变的影响;隔离桩为800 mm钻孔灌注桩,桩间距为lm,桩长25m;并预埋注浆管,注浆管与隔离桩同深,一旦发生险隋即对地面主变进行跟踪注浆(见图3)。
4.3? 基坑开挖技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