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心肌梗死的心电图.ppt

发布:2019-01-01约6.59千字共7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ST段呈“墓碑”样改变 (PTCA前) 急性下壁右室心肌梗死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急性高侧壁、广泛前壁心肌梗死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acute anterior wall infarction A. 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1h Ⅰ Ⅱ Ⅲ V1 V2 V3 V5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acute anterior wall infarction B. 心肌梗死发生后24h V1 V2 V3 V5 Ⅰ Ⅱ Ⅲ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acute anterior wall infarction C. 心肌梗死发生后10d V1 V2 V3 V5 Ⅰ Ⅱ Ⅲ 四、心肌梗死并发症的 心电图表现 1.心律失常 前壁及广泛前壁:窦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LBBB或RBBB 下壁:各型房室传导阻滞及窦性缓慢性心律失常 2.室壁瘤 梗死相关导联ST段持续性抬高(尤其在代表左室的胸前导联),一般考虑存在室壁瘤可能,往往可能导致室性心律失常及心脏破裂 3.心脏破裂 患者在短时间内死亡,因此无特异性心电图改变,但如出现电-机械分离,则需高度怀疑心脏破裂,此时心电图多表现为室性心律失常包括室速、室颤,并可迅速过度为缓慢的室性逸博心律直至心电静止,但其间血压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均无法测到。 4.心包炎 表现为窦性心动过速 肢体导联低电压趋势 广泛导联除aVR外均有ST段弓背向下抬高 五、总 结 1、心电图仍然是快速诊断心肌梗死的有效辅助检查; 2、心肌梗死的心电图存在时、空的演变,因此导联的固定及定时复查有利于增加诊断的准确性; 3、特征性的心电图改变是心肌梗死心电图定性诊断的基础:病理性Q波、ST段弓背抬高、ST段压低及T波的演变; 4、心电图的定位诊断需构建心脏及心电图导联的三维虚拟图像; 5、心肌梗死往往出现并发症,可能合并其他心电图改变,再次强调动态观察的重要性。 6、心肌梗死的心电图改变中损伤性改变最有现实意义,而坏死性改变最具定位价值。 * * * 心肌梗死的演变过程 in process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 变化曲线 R波 S-T段 急性期 (数分钟至数周) 近期 (数月) 阵旧期 (数年) Q波 T波 早期 (数分至数小时) ECG波形 心肌缺血、损伤和梗死的演变过程 心肌损伤 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 近期 陈旧 急性 急性 心肌缺血 心电图心肌梗死的定性 除典型的坏死样心电图支持心肌梗死诊断外(50%),正常心电图(20%)、缺血、损伤样心电图亦不能排除心肌梗死; 诊断心肌梗死证据强度坏死、损伤及缺血样依次递减; 时刻与临床症状及其他辅助检查手段相互印证。 心肌梗死的分类和鉴别诊断 1、Q波型和非Q波型心肌梗死: 心内膜下心梗(无Q波心梗,非穿壁性心梗) 心电图表现: (1)ST-T衍变 A、ST下降 B、T倒 C、无异常Q波 (2)酶学检查 (3)密切结合临床症状 临床意义:多见于多支冠脉病变,发生多部位心梗,向量相互抵 消、心电图记录到的盲区(下壁、后壁、基底部) ST段抬高Q波型心肌梗死的图形演变过程 Qr型 A. 梗死前 B. 梗死发生 (min-h) QS型 C. 梗死发生 D. 梗死发生 (h-1day) (1week) ST段抬高非Q波型心肌梗死 A 心肌梗死发生后1h V1 V2 V4 V6 Ⅰ Ⅱ Ⅲ ST段抬高非Q波型心肌梗死 B/心肌梗死发生后3w V1 V2 V4 V6 Ⅰ Ⅱ Ⅲ 非ST段抬高非Q波型心肌梗死的图形演变过程 正常 心肌梗死 V4 V4 V4 心电图改变 ST段压低 ST segment depression 出现深而对称的负向的T波 appearance of deep symmetrical negative T waves R波降低(和T波倒置) reduction of R wave voltage ( and T wave inversion ) 小 结 心电图仍是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有效辅助检查。 急性心肌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