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级第一学期信息技术分析报告.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五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第一学期)
第一单元跨入信息世界
单元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信息、信息的载体及信息的传播方式;
2.认识计算机等信息工具;
3.学会正确使用计算机。
情感目标:
1.加强学生对信息社会的认识,明了信息化的意义;
2.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课题:第一课 多彩的信息世界
教学目标:
1、了解信息的概念,知道信息的传递方式
2、了解我们身边的信息技术
3、了解计算机与信息的关系
课前准备:WindowsXP环境,多媒体教学系统
授课地点:信息技术教室
授课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
大家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听到“信息”这个词,如“信息社会”、“信息高速公路”、“信息技术”、“房屋信息”等等,那么我们怎样理解“信息”这个词呢?其实,简单来说,我们可以把信息理解成消息,就是我们通过各种方式获得的消息。
2.信息的传播方式
⑴日常生活中可以获取很多信息,如图1-1-1
可见,通过声音、文字、图像、自然现象和感觉等都可以让我们获取信息。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信息的收集、传递和处理。
⑵信息的不同传递方式,如图1-1-2
不同类型的信息有不同的传递方式。
⑶人类如何获取信息,如图1-1-3
人类是先通过感觉器官得到信息,再经过大脑对得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
3.我们身边的信息技术
人们每天接触到的信息越来越多,人体的感官对信息的收集能力、人的大脑对信息的分析能力都是有限的。而在日常生活中、科学研究、军事、国防等领域中,对信息处理的速度和精度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人们发明了各种工具,来帮助人们进行信息的采集、传递和加工。
谁来说一说你知道的,我们身边的信息技术。
4.计算机与信息
在那么的信息工具中,计算机是人们最得力的工具。计算机是科学家们在20世纪40年代发明的,由许多电子元件组合而成,它的工作过程和我们有大脑很类似,所以习惯上也称为“电脑”。
5.小结
课后小记:在信息课的教学中应该尽量避开生硬的专业术语改用深入浅出比较形象的比喻以便学生增加兴趣加深理解。
课题:第二课 您好,计算机
教学目标:
1.通过观看计算机各种部件的图片,及部分实物,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组成。
2.通过介绍,简单了解计算机的软件及分类。
3.了解计算机的功能和应用范围。
4.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积极性。
课前准备:WindowsXP环境,多媒体教学系统
授课地点:信息技术教室
授课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
我们学习信息技术,涉及最多的是关于计算机的知识,这节课我们就把计算机从外到里看仔细。
2.展示各种类型计算机的图片,了解计算机的分类
巨型机、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微型机等
3.以微型机为例介绍计算机的各个组成部分
⑴主机
机箱、中央处理器(CPU)、主板、显示卡、声卡、网卡、硬盘、软驱、光驱、电源和各种连接线缆
⑵显示器:CRT显示器、LCD显示器
⑶键盘:普通键盘、多功能键盘、人体工学键盘
⑷鼠标:机械鼠标、光电鼠标
⑸音箱:
⑹打印机:激光打印机、喷墨打印机、针式打印机
⑺扫描仪:
⑻数码相机、摄像头
⑼调制解调器
⑽光盘、软盘、优盘
4.软件系统简介
⑴软件的概念:
软件是为了管理和使用计算机而编制的程序。
⑵软件与硬件的关系
只有让硬件和软件配合起来,计算机才能正常工作。
⑶软件分类: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5.计算机的特点
⑴计算机速度快
⑵自动化程度高
⑶记忆力好(具有存储能力)
⑷不会疲劳(能够长时间工作)
6.计算机的应用范围
⑴家庭
⑵学校
⑶日常生活中的各个领域
⑷科技领域
7.练习P13、14
8.小结
课后小记:本课应主要以展示实物为主让学生亲眼见到、亲手摸一摸,增强感官理解。
课题:第三课 爱护我的好朋友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良好的使用计算机习惯;
2.了解计算机病毒的有意情况;
3.掌握正确开、关机方法;
4.培养学生爱护公共财物的良好品德。
课前准备:WindowsXP环境,多媒体教学系统
授课地点:信息技术教室
授课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
我们每个人的家里都有许多的家用电器,我们知道每件电器都有一套使用方法和操作规程,计算机也是一种电器设备,所以也有一套使用规程。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计算机的操作规程。
⑴要保持计算机及周围环境的清洁,不要把饮料、食物等带进计算机教室;
⑵不要随意开关计算机,在使用过程中遇特殊情况关机后,要间隔15秒钟后,再重新开启计算机。
⑶不要随意搬动计算机,尤其不能在带电状态下移动,或者插、拔各种接口卡,否则会对计算机的硬件造成严重的伤害。
⑷计算机出现故障要立刻报告老师处理,如果没有专业的维修技术常识,自己不要随意进行维修。
⑸当自己不明白时,不要擅自用鼠标点击屏幕上的各种图标或删除文件,以免引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