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隶制度的_后遗症_和历史创伤的愈合_托尼_莫里森_宠儿_简析.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04 年 11 月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Nov . ,2004
第 20 卷 第 6 期 Journal of J iangsu Institute of Education ( Social Science) Vol ,20 No . 6
奴隶制度的“后遗症”和历史创伤的愈合
———托尼 ·莫里森《宠儿》简析
陈 洁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学外语部 , 江苏南京 2 100 16)
[摘 要] 《宠儿》是 1993 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美国当代女作家托尼 ·莫里森的巅峰之作 。莫里森通过作品
告诉读者黑人最终能够消除奴隶制度的影响 ,并且勇敢的迈向新的生活 ,这一切的实现有赖于黑人的共同努力 。
[ 关键词] 《宠儿》; 奴隶制度 ; 历史创伤
[ 中图分类号] I106 . 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 1 - 1696 (2004) 06 - 0 105 - 02
《宠儿》是 1993 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美国当代女作家 者恐怖活动 ,而是由国家法令授权的。
托尼 ·莫里森的第五部作品 ,也是她的巅峰之作 。自小说出版 在《宠儿》中 , 白人奴隶主随心所欲 ,对黑人肆意杀戮 ,残
以来 ,受到众多肯定 。《新女性》杂志称它为“一次胜利”, 《洛 害和玷污 。奴隶们失去父亲 ,母亲 ,被剥夺配偶 ,孩子和同伴 。
[ 1 ]
杉矶时报》说 :“不能想象少了它的美国文学 。” 该小说的背 例如 :女主人公塞思的婆婆贝比 ·萨格斯多次 目睹黑人被剥夺
景时间是南北战争结束后 , 即所谓的“重建时期”。虽然南北 性命的惨状 。她曾经对塞思说 :“在这个国家没有哪间房子里
战争的结束已经废除了奴隶制度 ,但是黑人们苦难的命运仍 从地板到房梁不是充斥着黑人冤魂的悲伤 。我们很幸运 ,我
然没有改变 。黑人们在奴隶制度下经历鞭打 、性侵害 、射杀等 [3 ] ( P. 5)
们家这个是个婴儿 。” 此外 ,那些“甜蜜之家”的黑人们 ,
各种不人道的待遇 ,给他们的肉体和心灵深处留下创伤 , 因此 比如保罗在企图逃离那个“地狱”的计划失败后都被杀死了。
即使在获取自由后 ,仍然无法摆脱往事的纠缠 。 塞思对于死亡也习以为常 。楠曾告诉塞思她的母亲是如何被
在小说中有很多的话语 ,但中心话语是围绕着女黑奴塞 吊死的。在塞思逃亡途中 ,她曾看到“小伙子们吊死在世上最
思进行的。小说开头 ,塞思和她的女儿丹弗死死封闭在俄亥 [3 ] ( P. 6)
美丽的梧桐树上 。” 此后 ,在学校教师带人来抓逃走的
俄州的“124 号”旧屋里 。借助于书中人物内心独 白或对往事 塞思 ,她被迫杀死了两岁大的女儿宠儿 。除了死去的黑奴们 ,
一些支离破碎的回忆 ,折磨着女主人公塞思的痛苦往事展现 那些侥幸逃脱的黑人们也倍受折磨 。例如 :当保罗 ·D 在采石
在读者的面前 : 18 年前 ,塞思怀着身孕从奴隶庄园“甜蜜之 场服苦役砸石头时 ,那些掌握生死大权的守卫们肆意侮辱那
( )
家”Sweet home 逃到“124 号”,与婆婆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