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纺织品的抗紫外线整理课件.ppt

发布:2017-01-02约5.27千字共4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纺织品的抗紫外线整理 纺织品的抗紫外线整理 一 紫外线的组成及危害 二 纺织品对紫外线的防护作用 三 抗紫外线整理机理 四 抗紫外线吸收剂 五 抗紫外线屏蔽剂 六 抗紫外线整理剂 五 抗紫外线屏蔽剂 5.1结构 紫外线反射(屏蔽)剂:主要是无机类化合物 如陶瓷粉、金属氧化物(氧化锌,二氧化钛等)的细粉或超细粉 5.2反射(屏蔽)剂作用机理 利用无机物质对入射紫外线有较大的反射和折射或散射作用,降低紫外线的透过率,而达到防紫外线的目的。 谢谢! (3)熔点低,易升华,牢度低,应用较少 (4)强光照下形成醌型结构,会出现变色现象 (5)价格便宜 金属离子螯合物类 金属离子化合物是作为螯合物使用 应用:适用于可形成螯合物的染色纤维,例如锦纶的装饰材料常用这类化合物处理,目的是提高染色品的耐光牢度。 反应型抗紫外整理剂 结构 在紫外线吸收剂的母体上接上活性基团。被称为活性紫外线吸收剂 根据联接的基团制成适用于涤纶和纤维素、蛋白质纤维的助剂 (1)水溶性紫外吸收剂适用于棉、麻纤维素纤维和 蛋白质纤维; (2)反应性基团与活性染料的活性基结构相似,反应机 理相似。 天然纤维用反应型紫外吸收剂 Ciba公司专为亲水性纤维棉、麻等开发的防紫外线整理剂。 商品名称:CIBAFAST (汽巴快斯)CEL 特点:(1)含有双活性基团,被称为活性紫外线吸收剂。 (2)良好的坚牢度,在沸水中重复洗涤对其紫外辐 射防护系数也无影响。 6.3纳米抗紫外线整理剂 有透明性或白质的金属氧化物的粉体 如三氧化二铝、氧化镁(MgO)、氧化锌(ZnO)、二氧化钛(TiO2)、高岭土等。 纳米TiO2 纳米TiO2的电子结构,由充满电子的价电子带和没有电子的空轨道形成的传导带构成,存在禁止带间隙。禁止带间隙约为3.2eV,相当于约410nm波长的光能,当纳米二氧化钛受光照射时的能量与禁止带间隙相同或比禁止带间隙能量稍大的光被吸收,价电子带的电子激发至传导带,因而对紫外线部分产生吸收。 粒径小于100nm的TiO2紫外线透过率低于20%。 ZnO廉价无毒,屏蔽紫外线波长范围比较宽, 纳米ZnO 还被证实具有抗菌防霉防臭功能,因而应用前景更广 ③分散性:纳米材料在介质中分散性越好,越有利于小尺寸效应的发挥,抗紫外效果就越好。 影响纳米材料紫外线屏蔽效果的因素 主要有: ①粒径: 一般要求颗粒直径d100nm,以30—50nm为佳; ②晶型:对TiO2的晶型而言,金红石型屏蔽紫外线的效果要优于锐钛型; * So, the less that gets to the skin…the higher the protection factor 纺织0922 吴威 0914611078 益处: (1)紫外线照射是有益的,它能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促进钙、磷在体内的吸收→帮助骨骼生长发育 (2)杀菌、消炎作用 害处:紫外线照射容易引起角膜炎、结膜炎,诱发皮癌、人的免疫能力下降。 氟利昂(氯氟烃 ),农药(溴甲基化合物 ) 臭氧层破坏1%,到达地球表面的紫外线增加2%,皮肤癌发病率增加4%,人的免疫能力下降。因此,纺织品的防紫外线整理更加引人注目。 1.1紫外线的 双重作用 一 紫外线的组成及危害 1.2不同波长紫外线的特征 紫外线 UV-A UV-B UV-C 波长/nm 320-400 280-320 100-280 臭氧层吸收程度 穿透臭氧层 大部分被臭氧层吸收 绝大部分被臭氧层吸收 到达地面的辐射量 95% 不足2% 约为0 对人体伤害 对人体皮肤造成损伤 较UV-A损伤高1000倍 难以到达地面 不同波段紫外线对人体的影响 ② UV-B(280-320)段 导致真皮血管扩张,红肿,产生水泡,晒伤皮肤。紫外防护主要对象。 ① UV-A(320-400)段: 引起肌肤变黑、干皱老化、失去弹性、严重的会导致皮癌。是紫外防护整理的主要对象。 ③ UV-C(100-280)段 被臭氧层吸收。 1.3 对高分子材料的危害 (1)紫外线能够催化高分子材料降解,引起材老化。尤其对室外使用的高分子材料的破坏更为明显。如塑料分子降解表现为失去韧性,而脆性增加,因此制造塑料时要加入防老化剂; (2)引起纺织材料的降解,导致光脆损; (3)引起染料发色基团的破坏,导致光褪色; 纺织品防紫外整理有助于防止织物的光脆损和光褪色,因此防紫外整理的防护性能是多方面的。 2.1入射光线: 一部分被吸收; 一部分被反射; 一部分透射过织物发生扩散辐射和直接辐射. 这些光线中作用人体是直接辐射部分。 如果织物吸收、反射紫外线的能力强,则紫外防护性能好。 二 纺织品对紫外线的防护作用 * 2.2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