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湿地水生植物配置与种植方法、种植间距等.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丹江口移民安置点人工湿地水生植物配置说明
1配置原则:
在人工湿地的设计和构建中,湿地水生植物品种的选择应该根据具体施工条件和当地气候等综合因素考虑。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植物的选用原则如下:
1 植物在具有良好的生态适应能力和生态营建功能;
2 植物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旺盛的生长势包括;
① 抗冻、抗热能力
② 抗病虫害能力
③ 对周围环境的适应能力
3 所引种的植物必须具有较强的耐污染能力;
4 植物的年生长期长,最好是冬季半枯萎或常绿植物;
5 所选择的植物将不对当地的生态环境构成隐患或威胁,具有生态安全性;
6 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文化价值、景观效益和综合利用价值。
2 配置品种及种植要求
基于上述原则,结合丹江口地区气候特点,种植水生植物品种如下:
2.1菖蒲:【拉丁学名】 Acorus calamus Linn
种植方法:
种子繁殖:将收集到成熟红色的浆果清洗干净,在室内进行秋播,保持潮湿的土壤或浅水,在20℃左右的条件下,早春会陆续发芽,后进行分离培养,待苗生长健壮时,可移栽定植。
分株繁殖:在早春(清明前后)或生长期内进行用铁锨将地下茎挖出,洗干净,去除老根、茎及枯叶、茎,再用快刀将地下茎切成若干块状,每块保留3~4个新芽,进行繁殖。
在生长期进行分栽,将植株连根挖起,洗净,去掉2/3的根,再分成块状,在分株时要保持好嫩叶及芽、新生根。
种植密度:30株/㎡
2.2水葱 【拉丁学名】Scirpus validus Vahl
种植方法:
种子繁殖:常于3~4月分在室内播种,室温控制在20~25℃,20天左右既可发芽生根。
分株繁殖:早春天气渐暖时,把越冬苗从地下挖起,抖掉部分泥土,用枝剪或 HYPERLINK /view/422022.htm \t _blank 铁锨将地下茎分成若干丛,每丛带5~8个茎杆。栽到花盆内,并保持盆土一定的湿度或浅水,10~20天即可发芽。如作露地栽培,每丛保持8~12个芽为宜。
种植密度:24株/㎡。
2.3再力花【拉丁学名】Thalia dealbata
种植方法:
以根茎分株繁殖。初春,从母株上割下带1~2个芽的根茎,栽入盆内,施足底肥(以花生麸、骨粉为好),放进水池养护,待长出新株,移植于人工湿地中生长。
种植密度:10株/㎡。
2.4梭鱼草【拉丁学名】Pontederia cordata
种植方法:
采用分株法和 HYPERLINK /view/1914600.htm \t _blank 种子繁殖,分株可在春夏两季进行,自 HYPERLINK /view/656232.htm \t _blank 植株基部切开即可,种子繁殖一般在春季进行,种子发芽温度需保持在25℃左右。
种植密度:16株/㎡。
2.5花叶芦竹【拉丁学名】Arundo donax var. versicolor
种植方法:
分株繁殖:早春用快揪沿植物四周切成有4~5个芽一丛,然后移植。扦插可在春天将花叶芦竹茎秆剪成20~30厘米一节,每个插穗都要有间节,扦入湿润的泥土中,30天左右间节处会萌发白色嫩根。然后定植。
根茎分切繁殖:挖出地下茎,用快刀切成块状,每块3-4个芽进行繁殖。在栽植的初期水位应保持浅水,以便提高土温、水温,促使 HYPERLINK /view/656232.htm \t _blank 植株的长生。
扦插繁殖:一般在8月底9月初进行,将植株剪取后,不能离开水,随剪随扦,扦插池的水位3-5cm,约20d左右就可生根;此方法主要是为来年的盆栽提供 HYPERLINK /view/188178.htm \t _blank 苗木材料。丹江口地区的炎热夏季,气温达42℃时要给叶面喷水,防止叶片日灼。
种植密度:30株/㎡。
2.6香蒲【拉丁学名】Typha orientalis Presl.
种植方法:
用分株繁殖。3-4月,挖起蒲黄发新芽的根茎,分成单株,每株带有一段根茎或须根,选浅水处种植。种植、管理较为简便。
种植密度:20株/㎡。
2.7泽泻【拉丁学名】Alisma plantago-aquatica Linn
种植方法:
用种子先育苗后移栽,播种期为7月中下旬,每亩用种子100-150克。
移植期在8月中、下旬,掌握在35-40天的秧龄期。这样抽茎少、产量高。以秧苗13厘米左右的矮壮秧为好。
块茎繁殖:在4月上旬,挖出块茎,纵切成小块,每块一芽,随即移栽。
种植密度: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