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大学生志愿者寒假“扶贫送温暖”社会实践活动实施计划书.doc

发布:2018-09-24约3.5千字共1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大学生志愿者寒假“扶贫送温暖”社会实践活动计划书   活动目的和意义: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XX〕16号)精神,帮助、引导青年学生进一步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推进学生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引导青年学生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伟大实践中成长成才,充分发挥社会实践活动在学生健康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在一年一度的春节来临之际,我们经济1081班实践小队为了更好弘扬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以及志愿者团结友爱互助奉献的精神,开展了本次扶贫送温暖活动。   活动主题:大学生志愿者寒假“扶贫送温暖”社会实践活动   活动时间:201X年1月1日---201X年2月1日   活动地点:XX市XX县   活动对象:特困户,贫困学生(小学生)共10户   活动形式与内容:   、全校性的募捐活动   2、走访贫困户,贫困学生并送上慰问品   3、下学期开学初进行成果汇报   团队指导老师:全文老师   团队名称:经济1081班“春之光”团队   团队成员:XXXXXXXXX   活动流程:    一、全校性的募捐活动具体工作安排:   、宣传时间:1月1日—1月3日;募捐时间:1月4日—1月7日;   (每天的10:30-12:30和16:30-18:00)   2、预测募捐款项数目为5000元,平均每户送上500元的慰问品。X大目前约有学生2万人,按30%学生比较富裕,即有6000人其中的50%是有爱心会捐助的,平均每人捐赠2元即有6000元,这个数目以可以开展这次活动。   3、如果所募捐的款项不足以支持开展这次活动,我们将通过各种方式在学校所有班级建立募捐点,同时也希望学院、校团委、校工会等学校相关部门给与一定的资金支持。到时我们将会按照实际情况减少或增加走访贫困户和贫困学生的数量及调整赠送的标准。   4、需要志愿者人数:1月1日—3日在一饭、三饭、教工饭堂宣传,每天分上午和下午两批次,每批次需4名志愿者,共6批24人次。1月4日—7日在一饭、三饭、教工饭堂、学校16个大院设点募捐,分上午和下午两批,每个点设志愿者2名,共6批220人次。   5、宣传板——希望能由XX小队帮忙制作;   宣传单——由我们自己制作。   6、利用一切可以传播的媒介进行宣传本次活动(如在学校海浪做宣传,各大院   张贴海报、一三饭门前摆放宣传板、Q群等)   7、募捐箱向爱心社借用。   8、申请工作:向相关部门申请这次活动,包括向保卫科申请一,三饭门前和教工饭堂宣传募捐活动场地,校团委申请桌椅,向宿管中心申请1月4—7在各大院进行募捐   9、募捐款项管理方法见附件一。   0、如有同学捐出攒了很久的硬币,捐出了一百块钱甚至一百块钱以上的或者其   他很感动的行为,我们可以邀请该同学留下他们的邮箱号码,我们在募捐过后可以把募捐所筹集的款项总额发到他们邮箱,让他们了解。   1、邀请捐钱的同学可以在我们的祝福帖上写上他们对贫困学子的祝福。   二、走访贫困户,贫困学生并送上慰问品工作安排:   、联系好团市委,确定走访慰问的对象。(已经与“情暖XX”志愿组织取得联系)   2、将所募捐到财物进行系统分类:学习用品(书籍、文具),现金。   3、按实际情况用募捐到的钱购买适量的学习用品(赠送给贫困学生),生活用品(赠送给贫困户)。   4、在团市委相关人员的带领下将所募捐到的所有物资及另外购买的物品全数赠送出去。   5、由于走访对象在XX县,到时我们会带上购买好的慰问品,考虑到安全和方便管理的问题,希望由学校派车统一接送。   三、下学期开学初进行成果汇报具体工作安排:   申请XXX玻璃展厅进行成果图文展(包括领导对本次活动的寄语和题词、募捐时所搜集到的同学们对贫困学生的祝福)。   形式:图文展与网络展   时间:三月中旬   地点:XXX玻璃展厅   用宣传板展示募捐时所搜集到的同学们对贫困学生的祝福,领导对本次活动   的寄语和题词粘在kT板上去展示给广大师生看。   预期达到的效果:   此次活动在共青团XX市委员会、共青团广东XX大学委员会、经济管理学院团委的带领和热心帮助下,给部分困难家庭带去一份祝福,一份节日的关怀,让他们感受到团市委、广东XX大学对他们的关心,唤起他们对生活的希望,从而更加努力的工作,改变自己的生活环境。此次活动以春节的来临为契机,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是国人普天同庆的一个节日,意义重大。在这特殊的日子里,为那些需要帮助的家庭,送去温暖,献出我们的一份爱心。希望他们能够过一个幸福快乐的春节,同时也能加强我们与社会的联系,锻炼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弘扬中华民族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发扬以“慈善为怀”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