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术期护理在晶状体脱位继发青光眼患者中应用.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围术期护理在晶状体脱位继发青光眼患者中的应用 [摘要] 目的 探究与分析围术期护理在联合手术治疗晶状体脱位继发青光眼的应用。 方法 选取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3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90例晶状体脱位继发青光眼患者,均给予标准三通道经睫状体扁平部玻璃体切割术治疗,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护理组与围术期护理组,每组各45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力、眼压改善情况、焦虑抑郁情绪及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比术前视力均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护理后较护理前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量表评分均降低,围术期护理组较常规护理组相比上述评分降低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The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and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core were decreased after surgry, the decrease of the perioperative nursing group patients were more obvious than the routine nursing group,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Key words] Perioperative nursing; Endophthalmitis; The lens dislocation; Secondary glaucoma
无论是晶状体脱位或是晶状体半脱位均可引起青光眼的发生,据临床研究资料显示,晶状体、虹膜及玻璃体三者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了改变,从而引起了一系列的改变,包括房角粘连、瞳孔阻滞、房水流出受阻等,对患者的视功能造成了较大的影响[1]。另外,当晶状体悬韧带发生部分甚至是全部断裂后,玻璃体可溢入至前房内,对小梁网造成直接的阻塞,同时已经发生脱位的晶状体可对睫状突产生刺激作用,促进增加防水的分泌量,最终导致眼内压显著升高,对眼睛产生进一步的损伤[2]。因此,采取一种积极有效的方法治疗该病至关重要。有研究报道指出,在手术基础上给予围术期护理可有效减轻患者痛苦,缩短治疗时间并加快患者康复[3]。现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我院”)即针对?е蔚?9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晶状体脱位继发青光眼的患者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及围术期护理,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3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90例晶状体脱位继发青光眼患者,由创伤所致,就诊时可见晶状体全部脱位至玻璃体,同时伴随着不同程度的玻璃体积血,符合手术适应证[4]。均给予标准三通道经睫状体扁平部玻璃体切割术治疗,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护理组与围术期护理组,每组各45例,常规护理组中男24例,女21例,年龄48~70岁,平均(64.3±3.1)岁,左眼25例,右眼20例,眼压在22~47 mmHg(1 mmHg=0.133 kPa),平均(30.5±2.9)mmHg。围术期护理组中男23例,女22例,年龄46~68岁,平均(63.9±3.8)岁,左眼23例,右眼22例,眼压在23~45 mmHg之间,平均(29.9±2.5)mmHg。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全部患者均给予标准三通道经睫状体扁平部玻璃体切割术治疗,方法为:对晶状体、混浊的玻璃体、积血及机化条索进行切割,后将网膜前的玻璃体进行切割。待切口封闭后,于其上方做一以穹隆部作为基底的结膜瓣,后再做一将角巩缘作为基底的板层巩膜瓣,大小为3 mm×4 mm,将瓣下小梁组织切除后逐渐向两侧逐渐扩大创口。使用高质量的透明质酸钠向创口中注入后植入前方型的人工晶体,采用无菌眼内落注液将Healon置换出来后,将巩膜瓣及球结膜进行缝合[5]。常规护理组仅给予眼科手术基础护理,包括术前基础护理,包括采用纱布包裹患者眼部,对伤口渗液渗血的情况进行观察,实时测量眼压,更换药物,保持病房内干净避免感染,术后监测,更换辅料等。围术期护理在常规护理组基础上实施以下护理对策:①术前准备及心理护理:于护理人员帮助下,对患者清晨体温、脉搏及呼吸变化给予监测,对结膜囊行抗生素滴眼,并对视力及眼压进行检查等[6]。部分患者因眼部受到外伤后多出现焦虑、抑郁等复杂的负面情绪,护理人员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与交流,针对每位患者的文化程度、承受能力进行分析,并向患者讲解手术的目的、方法及临床意义,同时可请治疗效果较好的患者进现身说法,以消除不良情绪[7]。②术中护理: 护理人员采用温和的语言与患者进行沟通,给予心理疏导及健康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