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36例老年中风患者便秘的中医护理.doc

发布:2016-12-15约1.97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36例老年中风患者便秘的中医护理   【摘要】目的 总结36例中风患者便秘的中医护理体会。方法 通过对36例中风便秘患者的饮食及中医适宜技术的一系列护理,得出体会。结果 对中风便秘患者进行饮食及中医适宜技术护理,保证充分的水分及含纤维食物的摄入,配合药物治疗,心理护理创造排便的环境,能减少便秘的发生,促进患者顺利排便[1]。结论 通过对中风便秘患者的中医护理,对于减少患者的痛苦,预防患者再次脑出血,促进患者的康复起到很大的作用。   【关键词】 中风 便秘 中医护理   中风是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伴有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为主要表现的疾病。中风与便秘有着密切的联系,中风患者常常出现排便次数明显减少,排便无规律,粪质干硬,并伴有排便困难。便秘可影响到患者的康复,也可能诱发患者再次中风,因此,预防便秘是治疗中风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对28例老年中风伴有便秘的患者进行了观察与护理干预,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来自2013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老年病科住院治疗的老年中风患者36例,男25例,女11例,年龄60-86岁,其中出血性中风9例,缺血性中风27例,均符合以下条件:1)胃肠道无器质性病变;2)3天内无自主排便。   护理方法:   1、适当的环境和姿势   为患者提供单独隐蔽的环境及充裕的排便时间。如拉上窗帘或屏风遮挡,避开查房、治疗护理和进餐时间,以消除紧张情绪,保存心情舒畅,利于排便。床上排便时,除非有特别禁忌者外一律采取半卧位,抬高床头,利用重力作用增加腹内压促进排便。   2、心里支持   中风患者多是突然发病,患者事先毫无心里准备,由于运动和语言功能的障碍,患者易出现焦虑、激动、烦躁、抑郁、自卑等情绪,进而影响到睡眠、饮食,导致便秘或使便秘加重[2]。护理时应注意患者的情绪变化,做好心理疏导,进行相关知识的指导,消除患者疑虑,树立患者康复的信心。   3、合理饮食   指导患者多食粗纤维的食物,可刺激肠蠕动,增加排便能力;鼓励患者多饮水,每天饮水量在2000ml左右,或者增加食物中的含水量,以保证肠腔内保持足够的水分润肠通便;每天早晨、进餐前喝一杯温开水,促进肠蠕动,刺激排便放射;还可食用一些润肠通便的食物,如:蜂蜜、芝麻、香蕉等。   4、尽早活动   中医认为“气虚传送无力,血虚肠道失濡”,运动可以促使气血通畅,肠道得润,推动有力,便秘自解[3]。病情稳定后,鼓励患者尽早开始活动,有助于排便;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协助其翻身,进行肢体按摩等被动活动,指导患者进行增强腹肌和盆地肌肉的活动,增加肠蠕动和肌张力,促进排便。   5、中医特色护理   ( 1 ) 中医认为中风伴有便秘者多辩证为痰热腑实,治疗当以清热化痰通腑为主,选用星蒌承气汤;也可给潘泻叶10克泡水代茶饮,每日数次或服用一些中成药如:麻仁丸。   (2)松节油热敷神厥穴:松节油适量浸湿纱布,敷于神厥穴,并给TDP照射20分钟,每日换要一次,连续3-5天。   (3)腹部推拿:用单手或双手在患者腹部依结肠走行方向自右向左做环形顺时针按摩,每天2-3次,每次3-5分钟,可促使降结肠内容物向下移动,并可增加腹内压,促进排便。一指禅推法作用于气海、关元两穴,动作由轻到重,由慢到快,从而增加排便的动力[4]。   (4)耳穴埋豆:取大肠、直肠、角中窝、三焦、交感五穴,用75%酒精消毒待干后,用镊子取磁珠准确贴于耳穴上,每日按压2-3次,每次3-5分钟,留置数日,可健脾益气,促进排便。   结果   经过上述治疗及护理,一周后,所有患者的便秘均有改善,28例患者排便完全恢复正常,8例患者便秘也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   讨论   便秘在中风患者中发病率很高,由于中风之后患者神经放射障碍、进食及饮食减少、卧床后胃肠蠕动减少及不习惯床上排便等原因,导致便秘的发生。便秘的发生增加了患者的精神负担,不利于中风的恢复,且粪质干硬,排便费力,容易引起血管破裂、再次中风;此外,便秘还会导致老年人其他合并症的加重,因此,及时解决中风患者的便秘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马玉萍.基础护理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04   [2]徐美镇.出血性中风患者便秘的治疗及护理[J]中国中医急症。R248.1 1004-745X(2011)08-1369-02.   [3]冯爱萍.中风患者便秘的中医辩证护理[J]基层医学论坛.2011年第15卷3月中旬刊.   [4]徐桂华,李佃贵.中医护理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05 4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