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支护及开挖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汇报完毕,谢谢! 建设单位:中交第二公路看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勘察及设计单位: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武汉华胜工程建设科技有限公司; 项目规划用地面积9577.35m2,工程合同总金额24895.26474万元。 施工方式:施工总承包,工期为730日历天。 * 总建筑面积66305.09m2(74330.4m2),分为地上及地下两部分,地上建筑总高106m,地下建筑标高-14.4m; 地上为主楼24层,层高3.9m;裙楼3层,层高5.8m,建筑面积42854.99m2; 地下为三层地下室,平均层高4.2m,建筑面积23450.10m2; 主要建筑功能:科研综合办公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土方回填施工工艺 地下室外墙四周采用三七灰土回填 ,压实系数0.94。 灰土拌合 原材检测 基底清理 分层铺筑、夯填 找平验收 工艺流程: 说明: 1、人工夯填,分层铺土厚度200mm。 2、环刀取样试验。 施工重难点分析 根据武汉市2016年天气统计,3月~8月为武汉市雨季时间段,本基坑土方开挖及支护工程施工时间正好处于该时间段,即基坑施工为雨季施工,是本工程施工的难点。 基坑降水及开挖过程中对周边建筑物及管线、道路影响较大,存在发生地面沉降和周边建筑物沉降的风险及对地铁线土体挤压变形风险。 基坑底部与地下承压水层高程差最小处1.6m,水头标高21.02~23.79m,高程已高出基坑底标高,致使基坑开挖接近底部时存在突涌及基坑底泡水风险。 开挖过程中会出现侧壁渗漏水,进一步发展为涌水,将导致坑壁土体塌陷。 基坑内支撑体系为钢筋混凝土梁与钢立柱组合形式,无障碍开挖场地狭小,土方开挖过程中,存在设备与立柱碰撞致使支撑体系失稳风险;另基坑开挖后,场区生产可利用面积狭小,使用过程中集中过荷堆载可能造成边坡失稳发生。 监测项目及对象 序号 监测项目 监测对象或位置 1 冠梁水平及竖向位移 冠梁顶部及周边土体 2 立柱位移及沉降观测 立柱桩顶部 3 支护桩深层位移 支护桩内 4 地表沉降 围护结构周围土体 5 地下水位 观测井 6 附近建筑物沉降、倾斜 建筑物轮廓角点 7 地下管线沉降 邻近段管沟端头及中部 8 支撑轴力 钢筋混凝土支撑 9 立柱沉降 立柱顶部 10 路面竖向位移 邻近段道路端头及中部 基坑自身风险等级为基坑工程一级,基坑的工程监测标准按一级基坑进行。基坑监测主要由业主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进行监测,施工单位配合,施工期间根据监测方案加强巡视。 监测频率 基坑围护结构监测 基坑周边建筑物及管线监测 监测项目 工程施工阶段 监测频率 监测项目 工程施工阶段 监测频率 / 围护结构施工 / 建筑物沉降及倾斜 基坑围护结构施工 1次/7d 地下水位 基坑排水施工 1次/1d 基坑排水施工 桩顶水平位移、桩顶竖向位移、桩身深层水平位移、支撑轴力、地下水位、地表沉降、立柱沉降、路面竖向位移 基坑开挖施工 ≤5m 1次/3d 建筑物沉降及倾斜、管线沉降 基坑开挖施工 ≤5m 1次/3d 5~10m 1次/2d 5~10m 1次/2d 10~16.7m 1次/1d 10~16.7m 1次/1d 底板封底施工期间 1次/1d 底板封底施工期间 1次/1d 底板浇筑后 1次/2d 底板浇筑后 1次/2d 支撑拆除期间 1次/1d 支撑拆除期间 1次/1d 桩顶水平位移、桩顶竖向位移、桩身深层水平位移、地下水位、地表沉降、立柱沉降 支撑全部拆除后 1次/3d 建筑物沉降及倾斜、管线沉降 支撑全部拆除后 1次/3d 监测预警值 项目 报警值 冠粱 沉降 累计24mm或沉降速率已连续3日大于2mm/d 位移 累计24mm或水平位移速率已连续3日大于2mm/d 立柱沉降 累计24mm或已连续3日变形速率大于2mm/d 测斜 累计24mm或水平位移速率已连续3日大于2mm/d 支撑轴力、支护桩内力 设计值80% 周边道路、建筑物沉降 累计30mm或沉降速率已连续3日大于2mm/d 周边地下管线 刚性:20mm或沉降速率已连续3日大于2mm/d,柔性:40mm或沉降速率已连续3日大于4mm/d 现场目测及反馈 开挖期间,指定有经验的工程师进行观察巡视,主要是对支护结构顶部、邻近建筑物及邻近地面可能出现的裂缝、塌陷和支护结构工作失常、流土、流沙、渗漏或局部管涌等不良现象的发生和发展进行记录、检查和综合分析,发现问题,及时通报。 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加强监测,提高监测频率,并及时向第三方监测方及相关单位报告监测结果,同时要求监测单位加密监测 。 ˙监测数据达到报警值; ˙监测数据变化量较大或者速率加快; ˙存在勘察中未发现的不良地质条件; ˙超深、超长开挖或未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