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P协议综述.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技 术 文 件
(内部使用)
技术文件名称:SIP协议综述
技术文件编号:
版 本:1.0
文件质量等级:
共26页
(包括封面)
拟 制 郭忠军
审 核
会 签
标准化
批 准
科达科技上海研究所
版 本 历 史
版本 修改日期 作者 备注 1.0 2008-04-25 郭忠军 拟制 1.1 2008-05-08 郭忠军 增加SIP/H.323 对比章节。
目 录
技 术 文 件 1
版 本 历 史 2
目 录 3
0 文档目的 4
1 概述 4
1.1 SIP 简介 4
1.2 基础概念 4
1.2.1 事务(Transaction) 4
1.2.2 SIP URI 4
1.2.3 SIP 实体 5
1.3 SIP 层次结构 5
1.4 协议栈架构 6
2 协议消息 6
2.1消息类型 6
2.2.1请求消息 6
2.1.2响应消息 7
2.2消息结构 9
2.2.1请求消息 9
2.2.2响应消息 15
3基本消息流程 17
3.1 SIP注册流程 17
3.2 SIP呼叫流程 19
4. SIP vs H.323 26
5 小结 26
6 参考文献 27
0 文档目的
本文档对SIP 协议进行综述性讲解,供公司内部培训之用
1 概述
1.1 SIP 简介
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会话初始化协议)是一个应用层的信令控制协议,由IETF提出并主持研究。在OSI 的七层模型中,SIP属于会话层。SIP 被用来控制IP网络上的多媒体应用的会话过程,包括会话的建立、修改、终止等。我们常见的多媒体应用,如Internet多媒体会议、Internet电话、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都可以采用SIP 作为信令控制协议。
总的来说,SIP能够支持下列五种多媒体通信的信令功能:
用户定位:确定参加通信的终端用户的位置;
用户通信能力协商:确定通信的媒体类型和参数;
用户意愿交互:确定被叫是否愿意参加某次会话;
建立呼叫:如向被叫“振铃”,确定主叫和被叫的呼叫参数;
呼叫处理和控制:如呼叫重定向、呼叫转移、终止呼叫等等。
SIP是个轻量级协议,它可以和其它协议结合使用,以构成一个完整的多媒体应用框架。SIP协议也是一个正在发展和不断研究中的协议。一方面,它借鉴了其他Internet标准和协议的设计思想,在风格上遵循因特网一贯坚持的简练、开放、兼容和可扩展等原则,并充分注意到因特网开放而复杂的网络环境下的安全问题。另一方面,它也充分考虑了对传统公共电话网的各种业务,包括IN业务和ISDN业务的支持。正是由于它具有这些优点,越来越多的多媒体应用选择了SIP。
基础概念
1.2.1 事务(Transaction)
SIP是一个请求/应答模式的协议。从请求发出至对该请求的最终响应为止的所有消息序列,构成一个SIP事务。而一个呼叫由相互关联的多个事务构成。
1.2.2 SIP URI
为了能正确传送协议消息,SIP需解决两个重要的问题。一是寻址,即采用什么样的地址形式标识终端用户;二是用户定位(下面介绍)。SIP沿用WWW技术解决这两个问题。
寻址采用SIP URI,按照RFC2396规定定义其语法,特别是用户名字段可以是电话号码,以支持IP电话网关寻址,实现IP电话和PSTN的互通。
SIP URI的一般结构为:
SIP:用户名:口令@主机:端口;传送参数;用户参数;方法参数;生存期参数;服务器地址参数?头部名=头部值
“SIP”表示需采用SIP协议和所指示的端系统通信。
“用户名”可以由任意字符组成,一般可取类似与E-mail用户名形式,也可以是数字号码。
“主机”可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