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复习资料2011.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发展心理学》复习大纲
题型: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埃里克森的8个心理发展阶段(P38);
第一阶段:婴儿期,出生到2岁阶段。在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满足生理上的需要,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体验着希望的实现;
第二阶段:儿童期,2-4岁。本阶段主要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体验着意志的实现;
第三阶段:学前期或游戏期:4-7岁。本阶段儿童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体验目的的实现
第四阶段:学龄期:7-12岁。本阶段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体验能力的实现
第五阶段:青年期:12-18岁。本阶段发展的任务是建立同一感和防止同一感混乱,体验着忠诚的实现
第六阶段:成年早期:18-25岁。本阶段发展任务是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体现着爱情的实现
第七阶段:成年中期:25-50岁。本阶段发展任务是获得繁殖感,避免停滞感,体现着关怀的实现
第八阶段:50岁至死。本阶段发展任务是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厌倦感,体现着智慧的实现
皮亚杰个体发生认识阶段论的主要观点?(P49开始第四节)
皮亚杰把个体从出生至青少年时期划分为四个相互衔接、依次出现而又各具特点的认知发展阶段,这些阶段主要以守恒为基本特征的心理去处来划分。
感知运算阶段(0-2岁),凭借感知和运动之间的关系,获得动作经验;
前运算阶段(2-6、7岁),具有符号功能、泛灵性、自我中心、,思维的不可逆性、未掌握守恒定律;
具有运算阶段(6、7-11、12岁),获得了守恒定律,思维具有可逆性,可进行逻辑运算;
形成运算阶段(11、12-14、15岁),是思维摆脱了具体内容的约束,使形成从内容中解脱出来,能够提出假设。
什么是图式?(P51)
皮亚杰认为,图式就是动作的结构或组织,这些动作在相同或类似环境中由于不断重复而得到迁移或概括。
什么横断研究设计?(P66)
横断研究设计是在某一特定的时间,同时对不同年龄的被试进行比较的方法。
影响胎儿的生理心理发展的因素。(P103开始第二节)
影响胎儿生理心理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三个:
遗传因素:生物体的各种性状特征可以通过生殖过程一代一代传递下去,这种现象就是遗传,遗传通过染色体和基因的传递实现;
环境因素:(生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地理因素);
母体因素:妊娠期间母亲的喜怒哀乐给胎儿带来的影响是明显的。
什么是感觉?(P99)婴幼儿感觉的发展状况。(P144第二节中的一)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刺激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它是一切高级和复杂心理活动的基础,是维持正常的心理活动、保证机体与环境平衡的重要条件。
婴幼儿感觉的发展状况:
在婴儿的认知能力中,感知觉是最先发展且速度最快的,在认知活动中一直占主导地位。
(1)视觉的产生与发展
视觉:4-5个月的胎儿有了视觉反应能力及相应的生理基础;
立体觉:婴儿6个月以前具有立体觉;
颜色视觉:2-4个月婴儿的颜色知觉已发展得很好,4个月表现出对某种颜色的偏爱;
(2)听觉的产生与发展
正常婴儿一生下来就有听觉,5-6个月的胎儿开始建立听觉系统。刚出生的婴儿有最基本的视听协调能力。
(3)味觉、嗅觉和触觉的发生发展
味觉:味觉感受器在胚胎3个月的时候开始发育,15周初步成熟且能发挥作用,4个月能受到足够的味觉刺激,新生儿的味觉已经发育得相当完好了。
嗅觉:胎儿7-8个月时嗅觉感受器相当成熟且具有初步的嗅觉反应能力。
触觉:胎儿在第49天时就具有初步的触觉反应,2个月时能对细而尖的刺激产生反应活动。
(4)空间知觉:婴儿对外界事物的方位知觉是以自身为中心进行定位的,新生儿能对逼近物体有某种初步反应,并具备原始的深度知觉。
物体知觉:婴儿在3个月时具有了分辨简单形状的能力,在8-9个月以前获得了形状恒常性。
(5)大小知觉:4个月以前的婴儿具有了大小知觉的恒常性,6个月以前的婴儿能辨别大小。
什么是分离焦虑?(P172)什么是依恋?(P174)
分离焦虑:婴儿与某个人产生了亲密的情感联结后,又要与之分享,就会表现出伤心、痛苦,拒绝分离。
依恋:婴儿与主要抚养者之产蝗最初的社会性联结,也是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
游戏对儿童发展的意义。(P192)
在游戏过程中,儿童既可以体能到开放、自由、宽松的心理环境,又可以发展适应生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儿童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成长,通过各种游戏活动,幼儿不但练习各种基本动作,使运动器官得到很好的发展,而且认知和社会交往能力也能够更快、更好地发展起来。游戏还帮助儿童学会表达和控制情绪,学会处理焦虑和内心冲突,对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同样有着重要的作用。
什么是三山实验?(P210)
在一个立体沙丘模型上错落摆放了三座山丘,首先让儿童从前后、左右不同方位观察这座模型,然后让儿童看四张从前后、左右四个方位所摄的沙丘的照片,让儿童指出和自己站在不同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