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一章机械系统分析.ppt

发布:2018-05-01约小于1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振动理论与声学原理 第一章 机械系统分析 振动理论与声学原理 一、研究对象——工程中的动态问题 二、两面性——有危害、可利用 复杂性:滞后效应(当前对后续);记忆性(之前对当前) 危险性:共振;自激震荡 超常性:无法直观估计(1+1=共振,1+1+1=0;无阻尼调谐消振器) 一、自由度和广义坐标 自由度——完全描述系统中各质点运动所必须的最少独立坐标数目 广义坐标——任何一组与自由度对应的坐标 不唯一 有限个自由度数的系统:离散系统 无限个自由度数的系统:连续系统或参数分布系统 振动理论与声学原理 二、机械系统组成 1、惯性成分。惯性成分具有动能: 2、刚度成分。线性刚度成分(线弹簧)具有力—位移关系: 3、阻尼成分。线性阻尼成分具有力—速度关系: C为阻尼系数,量纲 N.s/m 振动理论与声学原理 三、系统等效分析 所有的单自由度黏性阻尼系统可简化为图示的弹簧-质量-阻尼系统: 如以位移 为广义坐标,系统动能: 系统动能: 任意两点 和 间黏性阻尼所做的功为: 以上三式是确定等效参数的依据 振动理论与声学原理 四、系统等效分析 当用角坐标系来作为系统的广义坐标时,单自由度扭转系统可简化为如图所示。同样以系统的动能、势能和阻尼所作的功为依据确定等效参数。 速度和角速度、线位移和角位移之间有明确而严格的对应。 此外,线性系统中,静平衡位置对应的静变形Δst对系统的等效刚度无影响。 振动理论与声学原理 五、举例 1、左边:先求并联(共位移),再求串联(共力) 2、右边串联 3、左右并联 振动理论与声学原理 感谢聆听!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