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北二外翻译硕士考研参考书目、考研真题、历年真题.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7 年翻译硕士考研参考信息
一、2017 年北二外翻硕考研百科知识之中国文学 (一 )
第一讲 中国文学知识
第一章 中国古代文学
第一节 上古时期 :神话传说
(1 )神话是上古文学的一种重要样式 ,是原始先民通过幻想以一种不自觉的艺
术方式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所作的形象描述和解释 ,是远古先民生产力和认识
水平极其低下的条件下口头创作的 ,具有集体性、直观性 ,充满情感、富于想象
力。
(2 )上古神话的主要内容有 :
A、解释自然现象的 :女娲补天、女娲造人 (始祖神话 )、盘古开天 (创世神话 )
(育明教育注 :南京大学 2011年真题 )
B、反映人类同自然斗争的 :大禹治水 (洪水神话 )、后羿射日、精卫填海 (反
映抗争精神 )(育明教育注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1年真题 ,名解 )
C、反映社会斗争的 :黄帝战蚩尤 (战争神话 )
第二节 先秦时期 :散文 (历史散文、诸子散文 )
春秋战国时期 ,是一个社会发生急剧变化的时代 ,此一时期 ,在中国文学史
上占有重要一席之地的即是先秦散文。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氛围促进了
本资料由育明教育独家整理,更多高质量资料下载来源: (育明教育官
网)
文学的繁荣 ,也迎来了文化光辉灿烂的时代 ,尤其是儒、墨、道、法几家学说 ,
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
一、 《诗经》
《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由孔子编辑。收录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
约五百年间的作品。 《诗经》通称为 《诗》或 《诗三百》 ,到汉代 ,儒家把它奉
为经典才称 《诗经》 ,共 305篇。分为 “风”、 “雅”、 “颂”三部分。 《诗
经》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优良传统的源头 ,其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对我国文学 ,
尤其是诗歌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诗歌的形式以四言为主 ,多数为隔句用韵 ,
并普遍运用 “赋”、 “比”、 “兴”的手法 ,在章法上具有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
特点。
诗的内容包括 :
风 (十五国风 :周南、召南、邶 〔bèi〕、墉 〔yōng〕、卫、王、郑、齐、魏、
唐、秦、陈、桧 〔huì〕、曹、豳 〔bīn ) 〕
多半是经过润色后的民间歌谣。“风”包括了十五个地方的民歌 ,包括今天
山西、陕西、河南、河北、山东、湖北北部一些地方 (齐、楚、韩、赵、魏、秦 ),
叫 “十五国风”,有 160 篇 ,是 《诗经》中的核心内容。“风”的意思是土风、
风谣。名句有 《诗经·卫风·氓》:“士也罔极 ,二三其德。”“二三其徳”的意思是
“形容三心二意”,“二三”义为 “不专一”。
雅 (二雅 :大雅、小雅 )
“雅”是正声雅乐 ,即贵族享宴或诸侯朝会时的乐歌 ,按音乐的布局又分 “大
雅”、“小雅”,有诗 105篇 ,其中大雅 31篇 ,小雅 74 篇。固然多半是士大夫的
本资料由育明教育独家整理,更多高质量资料下载来源: (育明教育官
网)
作品 ,但小雅中也不少类似风谣的劳人思辞 ,如黄鸟、我行其野、谷风、何草不
黄等。
颂 (三颂 :周颂、鲁颂、商颂 )
“颂”是祭祀乐歌 ,分 “周颂”31篇、“鲁颂”4 篇、“商颂”5篇 ,共 40
篇。本是祭祀时颂神或颂祖先的乐歌 ,但鲁颂四篇 ,全是颂美活着的鲁僖公 ,商
颂中也有阿谀时君的诗。
诗经·名篇欣赏
蒹葭 《诗经·国风·秦风》
蒹葭 (jiānjiā )苍苍 ,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
溯 (sù )洄 (huí )从之 ,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qī ),白露未晞 (xī )。
所谓伊人 ,在水之湄 (méi )。
溯洄从之 ,道阻且跻 (jī );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坻 (chí )。
蒹葭采采 ,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 ,在水之涘(sì)。
溯洄从之 ,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沚(zhǐ)。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