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第三批)9.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欧洲藏斯坦因新疆考古档案整理与研项目批准号:12ZD140
责任单位:兰州大学首席专家:王冀青
2014年月日
(一)首席专家王冀青赴英国调查、复制斯坦因档案(二)王冀青在英国复制斯坦因档案内容简介(三)本项目课题组继续完善《英国牛津大学包德利图书馆藏斯坦因档案解说目录》的内容
(四)本项目课题组成员参加的法国吉美博物馆所藏伯希和档案的整理与研究项目获批立项
(五)本项目课题组成员参加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成立三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六)本项目课题组成员参加黄文弼与中瑞西北科学考查团国际学术研讨会
(七)课题组成员参加中巴学术交流犍陀罗文化以及在中国的传播国际学术研讨会(八)本项目课题组完成《英国牛津大学藏斯坦因与特林克勒尔往来通信研究》的初稿
(九)本项目与日本佛教大学尼雅遗址学术研究机构及小岛康誉教授的合作(十)本项目课题组成员于2013年712月的其他学术活动
(十一)本项目于2013年712月的媒体宣传工作(十二)本项目课题组于2013年712月间发表的研究论文简介
(十三)本项目课题组于2013年712月间完成待发表的研究论文简介
201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第三批)“欧洲藏斯坦因新疆考古档案整理与研究”(项目批准号:12ZD140),于2012年10月10日正式立项,于2012年12月3日在兰州大学举办了开题报告会。现将本项目自2013年7月1日开始至2013年12月31日为止的半年间研究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本项目首席专家王冀青赴英国调查、复制斯坦因档案AY052航班离开北京,于伦敦时间17时丁维迪公寓王冀青英国复制斯坦因档案第部分斯坦因与阿伦夫妇之间的通信35组手稿(斯坦因手稿第1—35号)。绝大多数是1898年至1943年间斯坦因给好友帕西·阿伦及其夫人海伦·阿伦写去的信及随信寄去的附件(主要是他人致斯坦因的信、文件或照片等)。还有一小部分(斯坦因手稿第12号和斯坦因手稿第35号)是阿伦致斯坦因的信。阿伦是斯坦因一生中最亲密的朋友,他们之间的友谊始于1897年。斯坦因第一次给阿伦写信的时间是在1898年8月,从此以后,斯坦因与阿伦夫妇之间的通信如流水不断。1902年10月斯坦因的哥哥厄恩斯特·斯坦因去世后,斯坦因将原本归他哥哥保存的旅行日记、考察“个人自述”(游记)及其他重要文件等都改寄给已安居英国牛津的阿伦保存,以期自己在遭遇不测后这批重要的资料仍可保存在牛津以备后人利用。此后双方的通信更加频繁,基本上是斯坦因每周给阿伦夫妇写一封信,而阿伦夫妇每两周给斯坦因写一封信,数十年如一日。1933年帕西·阿伦去世后,斯坦因与海伦·阿伦之间的通信关系一如既往,直到1943年斯坦因去世时为止。阿伦夫妇虽然不是东方学家,但由于他们和斯坦因之间的特殊友好关系,他们对斯坦因的亚洲考察与考古工作始终给与了大力的帮助。斯坦因的一些重要著作,都是由帕西·阿伦协助校对的。斯坦因自1902年以后也将阿伦夫妇在牛津的家当成了自己的后方基地。斯坦因生前选定的遗嘱执行人和遗产托管人共有3位,其中就有海伦·阿伦和她的哥哥路易斯·阿伦。不过,阿伦夫妇对斯坦因最大的帮助莫过于替斯坦因完整地保存下他在45年间写来的数千封信和大量的珍贵考察资料。阿伦夫妇保存下来的这批斯坦因书信是后人研究斯坦因生平、思想、考察考古详情的重要原始材料,是任何一位斯坦因传记作家和亚洲考古史研究家都不能忽略的资料宝库。在英国牛津大学包德利图书馆收藏的这一部分共35组手稿(斯坦因手稿第1—35号)中,绝大部分都是斯坦因写给阿伦夫妇的信及原信中附寄的有关文件、照片或他人写给斯坦因的信。
第部分斯坦因与安德鲁斯之间的通信27组手稿(斯坦因手稿第36—62号)。绝大多数是1899年至1943年间斯坦因与好友弗里德里克·安德鲁斯之间的互通信件及其附件(主要是他人致斯坦因或安德鲁斯的信、文件或照片等)。还有一小部分(斯坦因手稿第61—62号)是安德鲁斯的个人档案,形成了于1894年至1953年间。安德鲁斯是英国著名美术史家和中亚文物研究专家,于1890年在英属印度拉合尔与斯坦因相识,从此开始了他们之间的终生友谊(止于1943年斯坦因去世时)。安德鲁斯和斯坦因相识后,两人共同致力于亚洲考察与考古活动。而安德鲁斯在支持与协助斯坦因进行亚洲考察与考古的同时,使自己也成为研究亚洲文物(尤其是中亚文物)的专家与权威。斯坦因于1901年结束第一次中亚考察返回伦敦后,便敦请大英博物院聘请安德鲁斯为临时助理,负责为第一次中亚考察所获文物编写一份完整的注记目录。从1908年至1913年,安德鲁斯协助大英博物院为斯坦因第二次中亚考察所获文物编写注记目录。1917年至1922年,安德鲁斯为斯坦因第三次中亚考察所获文物编写了注记目录。1923年安德鲁斯返回伦敦定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