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安全生产预警系统技术标准解读.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冶金等工贸行业
企业安全生产预警系统技术标准
(试行)
1 范围
本标准对冶金等工贸行业企业(以下简称企业)安全生产预警系统的建设原则、核心内容及建设过程作出规定。
本标准适用于企业安全生产预警系统的建设,其他行业可参照执行。
2 术语与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术语和定义。
2.1 企业安全生产预警系统
企业安全生产预警系统是指在全面辨识反映企业安全生产状态的指标的基础上,通过隐患排查、风险管理及仪器仪表监控等安全方法及工具,提前发现、分析和判断影响安全生产状态、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信息,定量化表示企业生产安全状态,及时发布安全生产预警信息,提醒企业负责人及全体员工注意,使企业及时、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控制事态发展,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发生概率及后果严重程度,从而形成具有预警能力的安全生产系统。
2.2 安全生产预警指数
安全生产预警指数是指将企业生产及事故特征指标,通过数据统计、建模、计算、分析,定量化表示生产安全,反映企业某一时间生产安全状态。
3.2.2 企业应发动全员参与安全生产预警工作,将安全预警工作与日常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有机结合。
3.2.3 企业每年应至少对预警系统的运行情况总结一次,对预警指标的选取以及预警指数模型进行优化,使之更加符合企业的生产安全状态;当企业预警系统与安全生产实际运行情况出现偏差时,应及时调整预警系统相关指标,并重新调整预警指数模型。
4 预警系统建立
4.1 预警指标选取原则
企业应建立适应于本企业安全生产状况的预警指标体系,并满足:
——预警指标应能够描述和表征出某一段时间企业生产安全各个方面的变化趋势;
科学性、系统性、动态性可量化等
4.2 预警指标确定及量化
4.2.1 企业应选取符合本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特点的预警指标:
——从人、物、环境、管理、事故等5个因素进行预警指标
——选取的预警指标应至少包含:事故隐患、安全教育培训、应急演练及生产安全事故等4项预警指标;同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加适应生产安全特点的其他预警指标。
——预警指标数据在系统中使用,应进行指标数据量化。量化结果应与最终预警结果趋势相同,指标量化结果和预警结果数值越大,表示危险程度越高,即安全程度越低;数值越小,表示危险程度越低,即安全程度越高。各预警数据采集、数值确定应与预警周期保持一致,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周或月为预警周期。
4.2.2 事故隐患指标应至少包含事故隐患评估(即事故隐患信息量化)、隐患等级、隐患整改情况等3项指标。
4.2.2.1 事故隐患评估
事故隐患评估是对事故隐患信息定量化的表示,对事故隐患一旦失控可能会造成的后果进行评估。不同后果的对应分值如下表所示。
序号() 可能会造成的后果() 对应分值() 1 死亡 1 2 重伤 0.5 3 轻伤 0.1 隐患数量影响事故隐患评估指标计算结果。明确企业基本隐患数量,即规定时间内发现的隐患平均数,通过基本隐患数量与实际隐患发现数量的比值来消除隐患数量多少对系统的影响。
得出:
其中:
——事故隐患评估指标的计算结果;
——后果可能造成死亡、重伤、轻伤的隐患分别对应的数量,,,;
——后果可能造成死亡、重伤、轻伤的隐患分别对应的分值,,,;
——预警周期内基本隐患数量(可根据企业历史平均值确定)。
4.2.2.2 隐患等级。分为一般隐患和重大隐患。不同等级的隐患的对应分值如下表所示。
序号() 隐患等级() 对应分值() 1 重大隐患 1 2 一般隐患 0.1 得出:
其中:
——隐患等级的计算结果;
——重大、一般隐患分别对应数量,,;
——重大、一般隐患分别对应分值,,;
并且,。
4.2.2.3 隐患整改情况。隐患整改率不同,对应分值如下表所示。
序号() 隐患整改率(重大隐患、一般隐患) 对应分值() 1 等于100% 0 2 大于或等于80%,且小于100% 5% 3 大于或等于50%,且小于80% 10% 4 大于或等于30%,且小于50% 20% 5 小于30% 30% 得出:
其中:
——隐患整改率的计算结果;
——重大隐患整改率对应的分值,,,,,;
——一般隐患整改率对应的分值,,,,,。
4.2.3 安全教育培训指标
应至少包含教育培训等级、培训时间比等两个指标项。
4.2.3.1 教育培训等级。不同的教育培训等级的对应分值如下表所示。
序号() 教育培训等级() 对应分值() 1 公司级 1 2 车间(部门、分厂)级 0.5 3 班组级 0.1 得出:
其中:
——教育培训等级的计算结果;
——公司级、车间(部门、分厂)级、班组级教育培训分别对应的次数,,,;
——公司级、车间(部门、分厂)级、班组级教育培训分别对应的分值,,,。
4.2.3.2 教育培训时间比即新员工培训、转岗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