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内江师范学院 教学计划(专科红字修改)经管学院4..pdf

发布:2017-05-13约11.4万字共5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语文教育专业教学计划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是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培养合格的初级中学(含小学)的语文教师及各类语言文字工作者。 具体要求: 1.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 2.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3.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4.艰苦奋斗,勇于奉献,忠诚教育事业,有良好的师德,堪为学生表率; 5.掌握本专业所必须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了解与专业有关的学科新成就;能借助工 具书阅读一般的汉语古籍,具有鉴赏中外文学作品的能力,有较强的文字表达和口语表达能力,会讲普通 话。借助工具书能用一种外国语阅读一般外文书刊,会操作计算机,胜任初中(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及班主 任工作。 6.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二、学制:三年制 三、制订教学计划的依据 1.《教育法》和 《高等教育法》 2.《高等师范专科教育二、三年制八个专业学科必修课程设置方案与说明》(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师范教 育司) 四、课程设置(见附表) 五、主要专业课程的基本内容及要求 1.现代汉语 128学时 现代汉语是三年制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语文教育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现代汉语语音、文字、词汇、词法、修辞等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以及必要的 基本技能训练。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系统掌握现代汉语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提高学生理解、分析和运用现代 汉语的能力,为今后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和汉语研究工作打下基础。 本课程应在语言学理论指导下,体现系统性和实践性。 2.逻辑学 51学时 逻辑学是三年制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语文教育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形式逻辑的基础知识,以及必要的基本技能训练。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形式逻辑的基础知识,提高逻辑思维能力的运用语言准确表 达思想的能力,以便今后更好地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并为进一步学习辩证逻辑打下基础。 本课程应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注重练习和应用。 1 3.写作 113 学时 写作是三年制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语文教育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写作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以及写作的基本技能训练。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写作知识、写作理论和写作技能,懂得各类常用文体(包括应用 文)写作的基本规律,具有较全面的写作能力,以及指导和评改作文的能力,为今后从事初中作文教学和科 学研究打下基础。 本课程实践和综合性很强,应以基本技能训练为主。 4.文学概论 102 学时 文学概论是三年制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语文教育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文学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本知识,了解文学理论的发展概况,提 高文学审美能力,能运用正确的文艺观和方法论分析、鉴赏、评价各类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为学习其他 文学课程打下基础。 本课程是对文学理论概略的论述,应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原则。 5.中国现当代文学 162 学时 中国现当代文学是三年制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语文教育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中国现代文学和中国当代文学两部分,各由文学史、作家论和作品选组成, 并以文学史为线索,对现当代文学作品进行分析、评价。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深入了解中国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的发展过程及规律,了解现当代各个时 期重要的作家和作品,并能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文艺理论知识,分析、鉴赏现当代各类文学 作品,为今后从事初中语文教学打下基础。 本课程在内容的安排上,作家作品的比重宜稍大。 6.外国文学 119学时 外国文学是三年制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语文教育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从远古到当代的欧美文学和亚非文学的基本知识和发展概况,并对各个时期重 要的作家作品进行示范分析。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外国文学发展的概况和重要的作家作品,提高分析、鉴赏和评价外国 文学作品的能力,以便今后更好地从事初中语文教学。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