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高三历史(人民版)第一轮复习同步训练第11讲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1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1950年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规定:“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缔约国双方均不缔结反对对方的任何同盟,并不参加反对对方的任何集团及任何行动或措施。……缔约国双方保证以友好合作的精神,并遵照平等、互利、互相尊重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及不干涉对方内政的原则。”对该条约理解错误的是( )
①中苏双方同意一致制止日本的侵略行动 ②表明中苏双方互助与合作的愿望 ③中国实行不结盟政策 ④中苏双方都表示拥护周恩来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解析:本题考查建国初的中国外交,意在考查考生对史料的解读能力。依据题干材料“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可知,“中苏双方同意一致制止日本的侵略行动”;“缔约国双方均不缔结反对对方的任何同盟……缔约国双方保证以友好合作的精神”表明了“中苏双方互助与合作的愿望”,①②正确。题干信息体现了中国实施的是结盟政策,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1953年,且在题干中体现不出,③④错误。
答案:C
2.中国在同西方国家建交问题上还有一个国际上前所未有的新创举,即同外国“半建交”或称“建立半外交关系”。这具体表现在双方同意互派代办而非大使,“代办”这个称谓和机构在国际上都没有先例。“半外交关系”也属一种正式的外交关系,只是关系尚未完全“正常化”,有待最后完成正式建交。这项创举在我国建国之初有助于( )
A.改变半殖民地的地位
B.建立平等的外交关系
C.冲破美国的外交孤立
D.实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建国之初的外交,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建国之初,中国面临着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外交封锁,中国在外交上的一系列创举意在打破这种外交孤立,实现同西方国家的逐步建交。
答案:C
3.历史纪录片《周恩来外交风云》展示了周恩来这位共和国外交的奠基人物,以矫健的身姿活跃在世界外交舞台上的一系列事件。下列中国的外交政策由周恩来提出或阐发的是( )
①“一边倒” 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③“求同存异”方针 ④“另起炉灶”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解析:①④是毛泽东提出的,他把新中国外交的基本方针形象地概括为“另起炉灶”“一边倒”“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所以排除①④。
答案:B
4.尽管美国人意识到“无视一个拥有六亿人口的大国的存在是愚蠢的”,但是美国还是在关于召开日内瓦会议的联合公报上声明“无论邀请参加上述会议还是举行上述会议,都不得被认为含有在任何未予以外交承认之情况下,予以外交承认之意”。这表明美国( )
A.认识到中国的重要性,准备在外交上承认中国
B.认识到中国的重要性,但在外交上拒绝承认中国
C.没有意识到中国的重要性,所以拒绝承认中国
D.认识到中国的重要性,准备同中国恢复外交关系
解析:本题考查建国初期的中美关系,意在考查考生对史料的解读能力。“无视一个拥有六亿人口的大国的存在是愚蠢的”表明美国意识到中国的重要性;“都不得被认为含有在任何未予以外交承认之情况下,予以外交承认之意”表明美国拒绝在外交上承认中国。
答案:B
5.中国一直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对外交往坚持和平共处的基本原则,这是因为( )
①它体现了中国传统儒家哲学的中庸之道,为国际社会所倡导 ②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中国外交的基本目标之一 ③“一边倒”政策提出后,不利于发展对外关系 ④它可以为国内改革创设良好的国际环境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和平共处的外交方针,意在考查考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可以运用排除法。“一边倒”外交政策使中国冲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③说法错误,排除含有③的选项即可。
答案:B
6.1967年,尼克松在《外交季刊》的一篇文章中写道:“在这个小小的星球上,容不得数以10亿计或许是全人类中最有才能的人民生活在愤怒的孤立状态之中。”他的主旨是( )
A.提倡美国与中国结成友好同盟
B.讽喻新中国的孤立无援
C.主张各国对中国实行孤立政策
D.认为对中国的孤立政策是无益的
解析:由题干中的“容不得”表明了尼克松认为对中国的政策不应是孤立政策。
答案:D
7.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推动祖国大陆对台湾政策发展的主要国际因素是( )
A.不结盟运动的发展
B.中美关系的改善
C.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D.欧共体国家反对美国控制
解析: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发表,阐述了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和只有一个中国的原则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