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特点.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1、求理(探求自然规律) 1999年12月3日,杨振宁教授在一个讲座里,用了相当长的篇幅阐述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第一,传统文化是求理(这个“理”仅仅是精神境界的),近现代科学是求自然规律; 第二,传统文化只有归纳的方法,而没有逻辑推演(或称演绎); 第三,传统文化缺少实验,缺少自然哲学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中国传统文化孜孜以求的“理”,仅仅是一个精神境界的问题吗? 先从文字的角度考证 《说文》:“理,治玉也” 在古人眼里,所有物质中,最致密的东西、纹理最细腻的东西是什么?是玉 纹理是什么?就是规律 庄子《养生主·庖丁解牛》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这样的“理”,不是自然规律又是什么? 其次,从中医看“理” 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 中医的“理”是什么?是阴阳四时--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春夏秋冬,生长收藏,春天养生,夏天养长,秋天养收,冬天养藏 《素问·四季调神大论》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内经》:“肺主气,肺主治节”。 “气”是什么? 《素问·六节藏象论》 这样的“理”,不是自然规律又是什么?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2、充满哲理和思辨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庄子:《山木》) -满招损,谦受益 《缺憾是一种美》 “九五之尊”的来历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3、尚中庸、重和谐 “龢”,自然、人、社会的整体和谐 和是中国古典审美意识的最高理想,是一种人人相和、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圆融完美与生生不已的境界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4、讲诚信 案例: 古16两制秤的来历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5、缺乏自省意识 这里的自省,不是儒家所谓“吾日三省吾身”,而是一种超越于现实之上,与现实拉开一定历史距离的反省观照和自由意识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由于缺乏自省意识-- 喜责诸人,而不肯责诸己 喜责诸环境和条件,却不肯思考为什么自身缺乏改变环境条件的力量 喜抱怨命运,却不相信命运就是性格,其实是自己铸成的(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总是寄希望于青天老爷,来自苍天或救星的拯救,却不相信自己应该承担起把握自身前途的责任 案例:中国古代小说戏剧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6、虚伪、爱面子 当面一套,背地里一套,想的一套,做的又是一套 案例: 父子同考秀才的故事 中国人讲究虚伪礼仪,重文饰,重形式 极力把最矫情的东西粉饰得最真实 中国风俗:给死去的祖宗烧纸钱 薄养厚葬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如果换上堂吉诃德那位最笨也最聪明的伴侣桑乔做这件事--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7、反人性、少民主 “存天理,灭人欲” 男女不平等,缺乏民主 伯里克利《论雅典之所以伟大》(公元前431年)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8、扼杀创新、汰优择劣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岩堆于岸,流必湍之 枪打出头鸟 精英淘汰(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中国家庭教育:“小指”教育 中国学校教育:扼杀创新,淘汰精英 陈香梅女士访华观感 中国最大的不平等是教育的不平等 教育产业化--农村和贫困家庭子女不能享受高等教育 中国社会教育:奴化教育(二月河的大帝片) 美国小学生作文 * “列祖列宗在上,其实我烧的,都是最便宜 的废草纸!”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