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弹力线在上前牙转矩调整中的临床应用.doc

发布:2018-01-11约4.91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弹力线在上前牙转矩调整中的临床应用 白士国1 王建国2 张锡忠2 彭朋2 (1天津医科大学研究生院 天津市口腔医院 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 天津 300000) ( 2 天津市口腔医院 天津 3 0 0 0 0 0 ) 【摘要】目的 探讨弹力线在上前牙转矩调整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采用MBT直丝弓矫治技术矫治的患者共计40例,其中男性17例,女性23例,年龄18—25岁,平均年龄21.6plusmn;2.3岁。所选病例均采用上颌拔除两个第一前磨牙方案,在关闭拔牙间隙的过程中,由于转矩控制不足出现上前牙的直立或舌倾,在精细调整阶段采用弹力线对上前牙转矩进行调整。结果 所有患者上前牙转矩均改善明显。结论 弹力线调整上前牙转矩有效。 【关键词】弹力线 转矩 直丝弓矫治器 【中图分类号】R7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03-0036-02 在直丝弓矫治技术治疗后期,由于弓丝与托槽槽沟之间存在一定的余隙,托槽预置的转矩往往不能充分表达。在拔牙病例内收上前牙时,上前牙冠唇向的转矩控制不良很容易导致上前牙直立或舌倾。这就需要对上前牙唇倾度进行精细调整,传统的调整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1. 前牙区弓丝加转矩2. 前牙区转矩辅弓。笔者采用弹力线控根的方法调整上前牙转矩,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8月到2011年8月期间在天津市口腔医院就诊的处于精细调整期患者共计40例,其中男性17例,女性23例,年龄18-25岁,平均年龄21.6plusmn;2.3岁。纳入标准:(1)采用托槽槽沟尺寸为0.022times;0.028英寸M B T直丝弓矫治器进行矫治;(2)A N B角5plusmn;2deg;(3)减数两个上颌第一前磨牙;(4)精细调整前双侧磨牙基本中性关系;(5)间隙完全关闭后, U1-N A(deg;)<17.1(小于参考值一倍标准差)。应用弹力线(T h r e a d Hollow Clear 0.25 Inch Made by Ortho Technology Co., Ltd. in U S A)控根前后分别拍摄头颅侧位片,所有侧位片均由同一医师应用同一台X光机在相同拍摄条件下拍摄。 1.2 方法 1.2.1 矫治方法 采用M BT直丝弓矫治技术,先期排齐整平牙列,关闭间隙,精细调整期采用0.019times;0.025英寸不锈钢方丝作为主弓丝。在上前牙区,弹力线于两侧尖牙远中绕过主弓丝,打结后置于上前牙托槽龈方。在上中切牙处弹力线与托槽结扎以免压迫粘膜。同时采用尖牙向后至磨牙颊面管“8”字结扎,以防止尖牙前移而出现间隙。每3-4周复诊一次,复诊时更换弹力线,一般2-4 个月后上前牙唇倾度改变明显。 1.2.2 头影测量分析 对以上患者弹力线治疗前后的头颅侧位片进行头影测量。X线片由同一位医师进行定点、测量,每个测量项目均测量三次取平均值。一周后从总样本中随机抽取五份重新进行测量与原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P>0.05。测量项目(图1):(1)反映上前牙唇倾度的测量项目:U1-S N(deg;)、U1-N A(deg;)、U1-N A ( m m ) ; ( 2 ) 代表颌骨的测量项目:S N A (deg;)、S N B(deg;)、A N B(deg;)、M P-S N ( deg; ) 、F H - M P ( deg; ) ; ( 3 ) 代表下切牙唇倾度的测量项目: L 1 - M P ( deg; ) 、L1-N B(deg;)、L1-N B (mm)。 ① S N A ( deg; ) ② S N B ( deg; ) ③ A N B (deg;)④U1-S N(deg;)⑤U1-N A(deg;)⑥L1-N B(m m)⑦U1-N A (m m)⑧L1-N B(deg;)⑨L1-M P(deg;)⑩M P-S N(deg;)○11F H-M P (deg;) 图1 测量项目示意图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对测量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检验水准a=0.05。 2 结果 头影测量结果显示(见表1),反映上前牙唇倾度的测量项目U1-S N (deg;)、U1-N A(deg;)有明显增加(Plt;0.01),U1-N A(m m)有增大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代表颌骨的测量项目以及代表下切牙唇倾度的测量项目无明显改变(Pgt;0.05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