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全套课件7-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儿童心理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下的定义是:“健康不仅
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
的完好状态。”此定义提出了健康的三个要素:1、
无躯体疾病;2、无心理疾病;3、具有适应社会
的能力。因此健康必须包括躯体健康与心理健康两
部分。
儿童时期是培养心理健康素质的重要时期,心理卫
生已越来越受到人们高度重视。儿童心理健康是指
儿童整个心理活动和心理特征的相互协调、适度发
展、相对稳定,并与客观环境相适应的状态。
!
一份全国22个省市对4—16岁儿童的调查结
果是,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在6.32—16%之
间,也有不同角度的研究结果指出,儿童有或
轻或重心理障碍的人数在30%—50%之
间。这些研究都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儿童
心理健康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教育问题,是
全社会关注的问题,也是影响儿童一生发展
的大问题。
!!
国内报道儿童情绪障碍的发病率在10.5%~
21%之间,女性明显高于男性,城市高于
农村,男女之比为1 ∶2.2 。在儿科综合性门
诊中,心理障碍的2/3属于情绪障碍,其次
为情绪、行为混合障碍,占17%。儿童常
见情绪障碍包括焦虑症、恐惧症(包括学
校恐惧症)、抑郁症、强迫症、癔症等。
大多数情况下这些情绪障碍不为父母及学
校老师所重视。
病与非病三原则
心理活动与外部环境是否具有统一性
心理过程是否具有完整性和协调性
个性心理特征是否具有相对稳定性
心理健康水平
一般常态心理
心情经常愉快满意,适应能力强,善于与他人相
处,能较好地完成同龄人发展水平应做的活动,
具有承受挫折、调节情绪的能力
轻度失调心理
严重病态心理
马斯洛的心理健康标准
1、对现实具有有效率的知觉;
2、具有自发而不流俗的思想;
3、既能悦纳本身, 也能悦纳他人;
4 、在环境中能保持独立,欣赏宁静。
5、注意哲学与道德的理论;
6、对于平常事物,甚至每天的例行工作,能经常保持兴趣;
7、能与少数人建立深厚的感情,具有助人为乐的精神;
8、具有民主态度,创造性的观念和幽默感;
9、能经受欢乐与受伤的体验。
什么情况下需要找心理医生
· 生活中遇有重大挫折时,自己很难承受者
· 工作压力大,无力承受而又不能自行调节者
· 初涉世事,对新环境适应困难,经受挫折后,精神一
蹶不振者
· 过分自卑,经常感到心情压抑者
· 在社会交往方面,自感有障碍的人(如怯懦、自我封
闭等)
· 在经历了失恋、离婚、丧偶等情况之后,心灵创伤无
法自愈者
· 婚姻及家庭关系不和睦,渴望通过指导改善者
· 下岗、退休后,心情苦闷、难以自我调整者
· 患有某种身体疾病,对此产生心理压力者
· 时常厌食或暴食者
· 睡眠状态发生改变的初始期失眠者
· 轻度性心理障碍者
对儿童心理健康有严重影响的因素:
缺乏父母之爱 由于离婚或其它原因,孩子只和父亲或母
亲生活,欠缺母爱或父爱,或在托幼机构得不到关心和照
顾。
态度不一 父母双方对待孩子态度不一。或是父严母宽,
或是前后态度不一致,忽亲热万分,忽冷淡不理。
儿权至上 独生子女被宠得飞上天,随心所欲,绝对自我
中心。
经常惩罚 为一点小事就经常在身体或心理上受到惩罚或
严重虐待。
过分苛求 从大小便习惯训练到学习阅读等,对儿童提出
不现实的过高要求,比方要求背诵十到百首唐诗。
对儿童心理健康有严重影响的因素:
不良诱惑 有意无意用不良行为或感情诱惑儿童,造成不良
习惯行为或心理。
需求挫折 对儿童的生理需求如饮食、身体接触、皮肤抚
按,予以冷漠或排斥性回应,以及孩子不愿进食时强迫进
食。
角色紊乱 要求儿童扮演或担负与年龄、性别、能力不相称
的角色,比方男扮女装。
父母操纵 强迫儿童站在父亲或母亲一边,或企图控制儿童
的情感和喜好。
弄虚作假 经常向儿童撒谎、不守诺言。对孩子的提问或回
避、或说谎。
令人担忧的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
令人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