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构件的热浸镀锌工艺设计以及操作_精品.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钢铁构件的热浸镀锌工艺设计以及操作
广西民族大学 金属材料11级综合实训二
指导教师 梁建烈 祝金明 蒙洁丽
一、实验目的
理解热镀锌的原理,掌握热镀锌工艺参数对镀层质量的影响,掌握热镀锌镀层质量检验技术。
1. 热镀纯锌的镀层;2. 热镀锌时间对镀层质量的影响;3. 熔池成分对热镀锌镀层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
2.1 热镀锌相关的冶金背景
热镀锌涂层广泛地用于钢铁的防腐。目前,全世界50-60%的锌消耗在热镀锌工业中。热镀锌钢板大量应用在汽车、家电、建材等领域。根据工件的种类,热镀锌可分为(1)批量热浸镀锌(Batch hot-dip Galavanizing), (2)连续热镀锌(Continuous Hot-dip Galvanized)[。连续热镀锌又分成热镀纯锌(Galvanized, GI)和 合金化热镀锌(Galvannealed, GA)。 热镀锌过程包含有以下几个步骤:(1)钢铁合金表面预处理,(2)热浸镀,(3)浸镀后处理。表面预处理包括以下三个步骤:利用酸洗或碱洗进行脱脂,采用酸洗的办法除去钢板表面的氧化层,浸入ZnCl2·2NH4Cl或者ZnCl2·3NH4Cl水溶液进行助焊。经过表面预处理的钢铁合金,被浸入450-470 oC的熔融锌池中进行热镀锌。这样,材料的表面会覆盖一层锌,这个镀锌层一方面作为阻挡层隔绝钢铁与空气的接触,另一方面作为牺牲阳极对钢铁起到保护作用[。
在热镀锌的过程中,锌液会与钢板中的基体铁反应,在钢铁基体上生成系列的Fe-Zn化合物,用希腊字母分别表示为,η(Zn),ζ(FeZn13),δ(FeZn10),Г(Fe4Zn9)和Г1(Fe11Zn40)。这与Fe-Zn相图的结果是一致,靠基体金属越近,化合物的含铁量越高[。图1是Fe-Zn二元合金相图。
钢中的合金元素对于镀层的质量和性能有着重要影响。Si是镇静钢或半镇静钢的主要除氧剂,同时也是相变诱导塑性钢(Transformation induced plasticity, TRIP)的关键合金元素。对于含有Si 0.20%的钢铁材料,在热镀锌的过程中,会出现镀层厚度急剧增大,镀层黏着性及机械性能下降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作Sandlin效应。此时镀层结构仍然完好,但是研究发现(Γ+Γ1)层不再连续,而δ层变得更薄,ζ层不再致密。而且在表面的镀锌层有时还可以见到突出的ζ层。对于含Si 0.20%的钢铁材料,镀层完全变暗,而且非常脆,镀层与基体的粘着性完全消失,易于剥落,这种现象称作Nietssen-Guttman效应[。从微观组织上看,此时合金层不再连续,锌层与基体金属间是扩散的δ层,ζ层由柱状转变成为树枝状,不再存在(Γ+Γ1)层。研究表明,对于含Si为0.1 wt.%钢铁材料,产生Sandelin效应的原因是Si的活性导致生成厚厚的ζ相;对于含Si约为1 wt.%的钢材,产生Nietssen-Guttman效应的主要原因是生成厚厚的(δ+η)混合层。
图 1 Fe-Zn二元合金相图
对于含Si量少于0.2 wt.%的钢,Foct把含Si小于0.06 wt.%的称作亚Sandelin钢,0.07–0.08 wt.%的钢称作Sandelin钢,0.09-0.20 wt.%的称作过Sandelin钢[24]。对含Si低于0.2 wt.%的钢,抑制Sandelin效应,只需抑制ζ相的生成即可。因此,往热镀锌池加入少量的Ni、Mn、Ti、Cr和Co等合金元素,可引进与Zn液平衡的新物相,从而抑制ζ相的生成。
2.2 热镀锌铝物理冶金原理
Al是热镀锌工业常用于抑制Si的活性的合金元素。Al的加入,可以起到改善镀层质量,抑制Sandelin效应的作用。根据锌液中Al的含量,热镀锌铝可分成以下三种:(1)含铝量少于1 wt.%的Galvanized,锌池温度控制在450-460 °C 左右;(2)含铝量为5 wt.%的Galfan,锌液的成分为Zn+5 wt.%Al+0.05%RE (RE=La,Ce,Pr,Nd的混合稀土),这时,由于锌液成分选择在Al-Zn合金的共晶点附近,热镀锌温度可以降到425 oC左右;(3)含铝量为55 wt.%的Galvolume, 锌液中一般含有1 wt.%左右的Si,这时锌液温度一般选择在600 oC左右。
Al抑制Sandelin效应的主要原因是Al在锌液中的含量达到一定浓度以后,钢铁浸入锌液中,会在基板与锌液间生成一层20-250nm厚的Fe2Al5合金层,由于Zn原子需要通过合金层的扩散才能到达基板,因此这个合金层起到延缓锌液与Fe反应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