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向太空航程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高一语文必修一;嫦
娥
奔
月
图; 我国古代的万户,身绑土制火箭,要勇敢地飞向天空,虽然没有成功,但他的探索精神令人敬佩。万户可以算是人类历史上尝试乘坐火箭升上天空的第一人,今天我们的航天人终于实现了飞天梦。;神舟一号在太空;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发射; 2005年10月17日4时33分,神舟六号返回舱在内蒙古四子王旗中部草原成功着陆,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平安返航。;yì ;(2)多音字;2.字形识别;①不同凡响:原指音乐非常动听。后形容人或事物非常出;【透露 披露】;【制定 制订】;【竖立 树立】;【震动 振动】;【预定 预订】; 贾永,曹智,白瑞雪,新华社记者 。继通讯《飞向太空的航程》之后,三人又合写了通讯《托举神舟飞天的无形助推器》。; 2003年10月15日上午9时整,一艘中国的载人火箭,从酒泉的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经过21个小时、60万公里的绕行任务后,成功返回地球,降落在内蒙古大草原上。这个行动的圆满结束,向世人宣告了一个事实:继雄霸太空40年的美国、苏联之后,中国已经成为第三个太空科技国家。;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与回收,终于圆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飞天梦。在“神五”载人飞船研制的浩大工程中,陕西多家航天科技单位做出了重要贡献。诸如飞船的火箭发动机由航天六院提供,飞船逃逸塔动力系统由航天四院研制,航天时代公司的电子设备则为“神五”提供了“眼睛和耳朵”……可以说,飞船的升天,祖国的航天事业是千千万万献身航天科技事业的英雄集体智慧的结晶,正是他们共同铸就了共和国“神箭”,是他们共同托起了华夏“神舟”。;通讯文体特点:
通讯作为报刊、电台等媒体最主要的体裁之一,新闻性显然是基本的特征。而新闻性中,真实、时效、思想性及典型意义构成了它的不同层面。就报道对象而言,或是人物、事件,或是经验、成果、工作情况、社会风貌等,都必须是真实的,不允许虚构或“合理想象”,而且报道对象应该具有必须的思想性和典型意义。就报道时效言,通讯虽不及消息这般快速敏捷,有时为将人物、事件报道细致完整需时较长,但也必须及时,仍要有很强的时效观念。;除去真实、时效的新闻性特征,通讯的主要特点有:
生动性:通讯尤其是人物通讯具有一定的文学色彩。通讯则较多借用文学手段,可以描写、抒情、对话,可以用比喻、象征、拟人等修辞。因此通讯在语言和表达方法上都具有一定的文学性,它在报道真实的人和事的过程中,善于再现情景,平添许多生动和形象,给人以立体感、现场感。
此外,通讯一般以第三人称叙述为主,但在“见闻”“采访记”一类的通讯中,也采用第一人称。不过其中的“我”主要起见证人或采访线索的作用。在效果上第一人称的使用也增加了一些亲切感。; 本文开头记录了__________________的重要历史时刻,然
后以________为顺序,回顾了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人的航天之
路,材料丰富,条理清晰,使人阅后不但增长了知识,更增添
了民族自豪感。;
1、标题是新闻的眼睛,好的标题可以吸引读者,你觉得本文标题有什么含义?
【提示】
本文标题有两层含意:
其一,本文要传达的新闻事实是中国的载人航天飞船飞向了太空,并且取得了成功,标题可认为是指“神舟”五号飞船发射的过程。
其二,中国的航天梦经过了几代航天人不懈的努力终于取得了成功,标题也喻指这一探索过程。;;全文脉络如下:;倒叙手法;3、导语部分主要讲述了什么?
【提示】
点明时间、地点、带读者进入激动人心的场面与氛围中。
指明了这一事件的意义,同时点明这则新闻的新闻价值所在。; 1.这是人类航天史上一次不同凡响的发射,它标志着中国
从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将航天员送入太
空的国家。; 2.中国是嫦娥的故乡,火箭的发源地,是诞生了人类“真
正的航天始祖”万户的国度。在航天时代到来之际,中国,不
能再一次落伍。;3.改革开放为中国积累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中国,终于;细读第 18~21 段,作者为什么要特别强调飞天路上横;5、本文描述的是中国飞向太空的航程,而第5段却写了苏联成功发射人造卫星一事,这有什么作用?
【提示】
这样写就把中国飞向太空的航程放到了世界航天历程的大背景中,正是“苏联成功发射人造卫星的消息,震动了最早具有飞天梦想的中国人”,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怎能“落伍”?同时在对比烘托中也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请概括第二部分具有重大意义的六件事:;新闻报道强调及时性,强调关注当下的事件,这篇文章用了很大篇幅叙述中国航天史,是不是有点不像新闻了?;文中为什么多次提到万户的飞天尝试?
万户,是明朝人,一般认为他是世界上第一个试图利用火箭飞行的人。文中多次提到“万户飞天”的尝试,说明航天飞行是中国人的理想,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