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公共外交摘要.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欧亚“互联互通”的百年梦想 在美欧国家,物流成本占GDP的比率为6%-8%,而亚洲大多数国家,这一比率要达20%。这样带来的结果是亚洲国家的产品和产业竞争力很难上去。 UNDP互联互通图 中国凭什么? 最晚提出复兴丝绸之路 1、历史 古丝绸之路起点 秦始皇:书同文、车同轨 * 2、现实 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国内互联互通基本完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制:集中力量办大事+社会主义性质——共同现代化 * 3、未来 文明自信:唯一连续不断的古老文明 文明自觉:复兴与转型并举——文明未被西方殖民,非字母文明 * 总的感觉,大凡对中国友好的,便积极评价“一带一路”;大凡对中国不那么友好的,便多怀疑之。 大凡期待从中国崛起获益的国家,多看重“一带一路”可能带来的好处; 大凡保守、害怕变化的国家,多质疑“一带一路”动机与后果。 例如,欧洲人对“一带一路”有两大期待,一符合我利益——帮助欧洲企业公平竞争进入中国市场和“一带一路”项目,二符合我价值观——人权、民主、法治。借助“一带一路”提自己要求。 * (一)“一带一路”十大认知风险 一、战略还是倡议? 二、“我的”还是“我们的”? 三、是“路”还是“带”? 四、是复兴还是复古? 五、是中国版马歇尔计划? * 六、中国新的大跃进? 七、中国中心主义的复活? 八、 中国周边外交延伸? 九、一个封闭的环? 十、以经济合作掩护军事扩张? * (二) “一带一路”所蕴涵的中国智慧 中国理念:共商、共建、共享 中国哲学:取法乎上,得乎其中 中国经验:革命-建设-改革开放中国模式 中国方案:互联互通 中国战法:东西呼应、陆海联通 * 韩国《中央日报》分析: 在围棋中,如果被对方的棋路牵着走,那就意味着失败。中国尽量避免在亚洲舞台上与美国进行对决。如果美国集中于亚洲,那么中国就会悄悄从亚洲抽手,走向世界。西方的国际象棋意在抓住对方的王,即瞄准完全胜利。相反,围棋则是确保比对方更多的位置,追求比较优势。西方的军事理论强调对人口密集区或首都、核心经济设施的攻击和防御。但围棋则重视从周边包围中央的战略。习近平的“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根据“三边通中央必胜”,即用三边各自通过中央就一定会取胜的围棋打法。因为如果将亚洲、欧洲和非洲三个大陆通过“一带一路”计划连接,就一定会取胜。 ? * 个案分析:如何给欧洲人讲“一带一路”? 十大机遇 欧亚大市场建设,推动世界经济增长 欧亚文明复兴,回归人类文明中心地带 欧俄和解,经营世界岛,共谋“大棋局” 陆海对冲,平衡大西洋联盟 中欧产能合作,化解我产能过剩 中欧合作开发欧亚非第三方市场 提升中欧国际话语权:BIT,FTA,东西互鉴, 网上互联互通:中欧关系第四支柱 中欧海洋合作伙伴(四大伙伴关系) 战略对接:“容克计划”与“一带一路”的对接 十大担心 担心中国战略扩张。“一带一路”过于宏大,中国可能在搞新的投资大跃进。 担心地缘政治冲突。“一带一路”涉及诸多冲突地区,卷入地缘政治冲突,引发新的地缘政治变动。 担心无法应对安全风险。中国无力应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安全治理能力。 担心影响欧洲的治理标准。“一带一路”采取的标准、规范可能有悖于欧洲,尤其是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及欧洲周边国家合作,妨碍欧洲推行的治理。 担心俄罗斯的反弹。“一带一路”经过俄及俄势力范围,可能引发俄罗斯猜疑,导致俄罗斯反制。 担心引发国际格局变动。“一带一路”形成“参与者-追随者(taker- follower)分化,影响国际格局、国际秩序变动。 担心流于宽泛,不了了之。“一带一路”没有示范项目(pilot project),可能流于形式,很难参与。 担心影响欧亚一体化。“一带一路”雄心勃勃,将欧亚大市场乃至一体化作为奋斗目标,不切实际。欧洲推行一体化不容易,何谈欧亚大陆? 担心引发债务危机。中国投资扩张及“一带一路”沿线投资热,可能引发债务危机,牵连欧洲,影响世界金融局势。 担心缺乏制度性安排。中国人不注重制度性安排,“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法律制度不完善,使得“一带一路”建设可能不稳定、不可预期,影响国际制度建设。 十少十多 少讲文明历史,多讲现实合作。 少讲欧亚,多讲东西方。 少讲战略,多讲计划。 少讲宏观,多讲微观。 少讲顶层设计,多讲基层参与。 少讲结果,多讲过程。 少讲推进,多讲分工。 少讲机遇,多讲风险。 少讲国别,多讲欧洲。 少讲中国,多讲国际。 传播丝路文化、讲好丝路故事、阐明丝路精神,是丝路公共外交的三大内涵。其一,针对丝绸之路的公共外交:文明共同体。文明的回归而非现代化乃大势所趋。其二,针对域外国家的公共外交:利益共同体。共商共建共享。其三,针对域内国家的公共外交:命运共同体。同甘苦共命运。 * 殖民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