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学:高中数学新授课“有效教学”刍议.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教育教学研究 · 数学通讯 一 2010年第4期 (下半月) 1
高中数学新授课 “有效教学刍议
王克亮
(江苏省射阳县教育局教研室,224300)
新课程下高中数学新授课提倡的教学模式为 生的探求欲望.
“情境创设——问题探究——知识建构——数学应 (4)活动演示,创设体验型情境.结合教学内容
用——归纳拓展”,下面笔者就针对这五个教学环节 创设游戏、竞赛或演示的情境,让学生在活动或观察
来谈一谈高中数学新授课的有效性问题. 中体验与感悟新知识.如在 《三视图》的教学中,可创
1 关于情境创设的有效性 设让一位学生对着模型描述三个视图的形状,其他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所以一 同学闭着眼睛想象原图的游戏情境 .这种情境能引
节课最吸引人的地方莫过于开头.作为教学的第一 领学生积极参与.
个环节,问题情境通常有引人课题、提出问题、生成 1.2 问题情境的有效使用
新知、揭示数学本质、激发学生兴趣等功能,因而情 如何有效地使用相关的问题情境?对此,笔者
境创设对一节课来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在 有 以下几点认识:
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又该如何有效地创设和运用问题 (1)服从实际需要.情境的创设不一定都在课
情境呢? 的开头,同时一节课 中也可能不止一处需要创设情
1.1 有效情境的创设策略 境,如课题引入时需要创设,给出概念时需要创设,
数学丰富的内容,无限的包容,广泛的应用,现 揭示原理时也可能需要创设.
实的背景,悠悠的历史 ,巧妙的方法,和谐的美感, (2)控制展示时间.每个情境展示的时间不宜
… … , 这些为问题情境的创设提供 了得天独厚的 过长,通常在 5分钟之内比较适宜,否则有冲淡主题
条件 . 之感 .
(1)就地取材,创设亲近型情境.从学生实际出 (3)尽量重复使用.为了提高使用率,应尽可能
发,运用学生身边的素材来创设情境.如校容校史、 地在不同阶段使用同一个问题情境,必要时可将相
班级特色、熟人熟事、家庭状况等.这种情境最能引 关情境适当改造一下,这样显得既经济,又有前后呼
起学生的共鸣. 应之感 .
(2)提供实例,创设载体型情境.给出具体或特 (4)利于教学实效.创设情境的最终 目的是为
殊的实例,让学生亲眼 目睹生动的形象、鲜活的事实 了提高教学效果,便于教学的开展.如果使用某一问
或真实的变化过程 ,从中获得感悟.如在 《平均变化 题情境有牵强附会之感,或者因为该情境的给出可
率》这节课中,我们可创设气温陡增、青蛙实验、股指 能会削弱探究活动的思维价值,那么这个情境就不
跳水、房价暴涨、GDP猛增、火车提速、投资收益、汽 如不用 .
车性能等一些实例情境.这种情境可为后续探究提 2 关于问题探究的有效性
供素材. 2.1 有效问题的特征
(3)对 比联系,创设引导型情境 .给出想当然的 新课程提倡探究活动,而有效问题的设置是探
错误结论,为正确的知识留下对比的素材;或提供可 究活动的灵魂.可以说,没有好的问题就谈不上有意
类比的情境,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