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考研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307)研究生考试知识点题库精析(2025年).docx

发布:2025-01-02约2.79万字共6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25年研究生考试考研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307)知识点题库精析

一、A型题(共60题)

1、中医诊断中,“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所体现的治法是:

A.治病求本

B.未病先防

C.既病防变

D.因地制宜

E.因人制宜

答案与解析:

C.既病防变。这句古语出自《黄帝内经》,强调了在疾病发生后采取措施防止其进一步扩散或向其他脏腑传变,体现了中医治疗上的“治未病”思想。

2、在针灸学中,对于足三里穴的定位描述正确的是:

A.膝眼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

B.膝眼下4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

C.膝眼下3寸,胫骨前嵴内1横指处

D.膝眼下4寸,胫骨前嵴内1横指处

E.膝眼下5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

答案与解析:

A.膝眼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宽)处。

3、以下哪项不是中医诊断学中的八纲辨证?

A.寒证

B.热证

C.虚证

D.肥胖

答案:D

解析:中医诊断学中的八纲辨证包括表、里、寒、热、虚、实、阴、阳。肥胖不属于八纲辨证的范畴,故选D。

4、下列哪项症状不属于中医诊断学中的“湿邪”?

A.肢体沉重

B.舌苔厚腻

C.大便溏泄

D.咳嗽痰多

答案:D

解析:中医诊断学中的“湿邪”症状包括肢体沉重、舌苔厚腻、大便溏泄等。咳嗽痰多属于“痰湿”症状,不属于“湿邪”,故选D。

5、以下哪项不是中医诊断学中“八纲辨证”的内容?

A.阴阳

B.表里

C.寒热

D.虚实

答案:C、寒热

解析:八纲辨证是中医辨证的基础理论之一,包括阴阳、表里、虚实、寒热四纲。其中,“寒热”指的是疾病的性质,是辨别病邪性质的依据,而非属于八纲辨证的内容之一。

6、对于“气血两虚”的患者,治疗时最适宜选用下列哪种药物?

A.黄芪

B.当归

C.熟地黄

D.白术

答案:A、黄芪

解析:“气血两虚”是指人体气血不足,常见于面色苍白、气短乏力等症状。黄芪具有补气固表、利尿、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等功效,适用于气血两虚的情况,常用于治疗气虚导致的各种症状。其他选项如当归、熟地黄和白术虽然各自具有不同的功效,但它们主要针对的是补血或补阴,并不专门用于治疗气血两虚。

7、以下哪项不是中医诊断学中“八纲辨证”的基本范畴?

A.寒热

B.虚实

C.表里

D.阴阳

答案:D

解析:中医诊断学中的“八纲辨证”包括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其中,阴阳不属于“八纲”范畴,而是中医理论的基本概念之一,用于概括事物的属性和变化。其他选项寒热、虚实、表里均属于“八纲辨证”的基本范畴。

8、在中医理论中,以下哪种疾病属于“湿邪致病”?

A.感冒

B.咳嗽

C.湿疹

D.腹泻

答案:C

解析:在中医理论中,湿邪致病常表现为身体局部或全身的湿性症状,如关节酸痛、肢体沉重、水肿、大便稀溏等。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其病因为湿邪侵袭肌肤所致,因此属于“湿邪致病”。感冒、咳嗽、腹泻虽然也可能与湿邪有关,但不是典型的湿邪致病表现。

9、下列哪一味中药常用于治疗心悸失眠?

A.人参

B.酸枣仁

C.当归

D.黄芪

答案:B、酸枣仁

解析:酸枣仁具有养心安神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心悸失眠等症状。

10、以下哪种药物常用于治疗肝阳上亢引起的头痛眩晕?

A.龙骨

B.磁石

C.白芍

D.丹参

答案:B、磁石

解析:磁石具有平肝潜阳、镇惊安神的功效,适用于肝阳上亢引起的头晕目眩、烦躁易怒等症状。

11、下列哪项不属于中医临床诊断的基本原则?

A.辨证论治

B.辨病论治

C.随证治之

D.辨病与辨证相结合

答案:C

解析:中医临床诊断的基本原则包括辨证论治、辨病论治以及辨病与辨证相结合。随证治之不属于中医临床诊断的基本原则,而是治疗过程中根据病情变化灵活调整治疗方法的原则。

12、以下哪项不是中医诊断中常用的八纲辨证?

A.表证

B.里证

C.寒证

D.湿热证

答案:D

解析:中医诊断中常用的八纲辨证包括表证、里证、寒证、热证、虚证、实证、阴阳证和气血证。湿热证不属于八纲辨证的范畴,而是属于中医病因病机分类中的一种。

13、关于中医理论中的“阴阳五行学说”,以下哪个描述是正确的?

A.阴阳与五行无关

B.五行包括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

C.阴阳是五行的基础

D.五行代表人体的五个主要脏器

答案:B

解析: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五行包括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而阴阳则是解释宇宙间一切事物变化的基本概念,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

14、在中医治疗原则中,“治未病”指的是:

A.病已成才治疗

B.治疗疾病的同时预防其恶化或复发

C.病情轻微时即刻进行治疗

D.发病后立即采取措施防止病情加重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