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聚糖_纳米金复合膜修饰电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检测人免疫球蛋白G.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国科学: 化学 2010 年 第40 卷 第6 期: 704 ~ 710
《中国科学》杂志社
SCIENTIA SINICA Chimica SCIENCE CHINA PRESS
论 文
壳聚糖-纳米金复合膜修饰电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
检测人免疫球蛋白 G
*
魏伟, 付志锋 , 李翠芳
西南大学药学院; 发光与实时分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重庆 400716
*通讯作者, E-mail: fuzf@
收稿日期: 2010-01-26; 接受日期: 2010-01-31
摘要 利用壳聚糖与纳米金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蛋白固定能力, 制备了兼具导电性和透光 关键词
性的人免疫球蛋白 G(IgG)修饰膜, 用于修饰玻碳电极, 研制了新型电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 壳聚糖
纳米金
并通过扫描电镜(SEM)及交流阻抗技术(EIS)考查了传感器表面性质. 基于竞争免疫分析模
2+ 人IgG
式, 以Ru(bpy)3 标记的羊抗人IgG 为发光示踪物, 采用新型共反应剂二丁基乙醇胺(DBAE) 电化学发光
对光信号进行放大, 建立了人IgG 的检测方法, 线性范围20 ng mL−1 ~ 1.0 µg mL−1, 检测限 免疫传感器
6.5 ng mL−1. 将该电化学发光传感器应用于人血中IgG 的检测, 结果令人满意. 二丁基乙醇胺
1 引言 类载体制作成本低, 体积小, 可反复利用, 是传感器
中最为简便的载体之一. 研究简单有效的电极修饰
基于抗原-抗体特异性反应与高灵敏度检测手段 技术进而建立可靠的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具有
的免疫分析, 是处理复杂样品体系的有效方法. 近年 较强的研究与实用意义.
来随着生物传感技术发展而兴起的免疫传感器, 在 IgG 是人体中一种免疫活性球蛋白, 其含量与人
环境监测、临床诊断、食品安全、药物分析与微生物 体自身的一些免疫性疾病及慢性疾病有关, 故对其
检验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一系列结合压电[1]、电 检测具有较强的临床意义. 针对人IgG 检测的修饰电
化学[2] [3] [4]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荧光 , 以及化学发 极电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已有报道, 如 Yin 等采用亲
光[5]等检测技术的免疫传感器得到了蓬勃发展. 电化 和素生物素技术将抗体固定到电极表面, 结合纳米
学发光(ECL)免疫传感器由于检测背景低、灵敏度高 金的信号放大技术实现了对IgG 的免疫检测, 线性范
及可控性强, 近年来也得到广泛的应用. 磁微球具有 围 5~100 µg mL−1[10]; 云雯等通过电聚合吡咯的方法
反应面积大, 分离效率高等优势, 被广泛用于电化学 将抗体固定到电极上实现对 IgG 电化学发光检测, 检
发光免疫传感器的载体[6~8]. 其通过化学键合来固定 测限为 20 ng mL−1[11]. 以上传感器制备简单, 稳定性
生物分子, 利用磁场将磁微球吸附到电极表面实现 好, 但灵敏度较低. Jie 等利用硒化镉/碳纳米管-壳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