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行走在路上演讲稿_励志演讲.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直行走在路上演讲稿_励志演讲
一直行走在路上演讲稿(一)
7月21日上午回到家中,打开凌乱的行李箱,翻到了游学后留下的物件。望着一件紫白相间的营服,一个断了绳的布袋,和那张印着辅导员电话的营员证,一路上的画面开始回放。
我们的求学在路上
就像那句印在营服上的话,最好的课堂在路上。游玩中我们从未停下学习的脚步。
刚下火车,就来到了中科院。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这里,那就是静。我们首先被告知的也是这一点,因为不能打扰到工作人员。走进楼里,洁净无尘的走道,行色匆匆的路人,无一不使这里更加安静。虽然讲座与文科没有太大关系,但是讲师们言辞中透露出的严谨态度,也使文科生们受益匪浅。一栋平常的楼房,没有华丽的装潢,没有恼人的喧嚣,只浸润在科学的深邃中,也让走进的人们不由生了几分敬意。
之后的几天中,也不乏或大或小的学习。开营仪式上,清华学姐的真切寄语带给我们高效的学习方法;作文课堂上,幽默老师的俏皮语言让我们掌握灵活的写作技巧;科技馆里,丰富多彩的体验项目任我们享受奇妙的探索过程可是,在这众多眼花缭乱的活动中,却再也没有一个抵得过中科院里的耳濡目染,这就像是清华大学的校风行胜于言。不是不言,而是言必求实,以行证言。我想这便是我在此次游学中最大的收获。
我们的情怀在路上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自己的北京城,一路上,满满的北京情怀就在无数个瞬间被触发了。
天安门升旗激起了我们浓烈的爱国情怀。这种情怀是支撑着大家凌晨两点强忍睡意收拾行装的动力,也是我们不远万里来到北京的原因之一。每个中国人或多或少都会对这个情节有着自己的幻想,可真正亲临时感到的震撼却又是超乎所有想象的。在天安门城楼前,我们见证了熹光渐渐点亮天空,人山人海在国歌奏响时停止了喧闹。遥看鲜艳的五星红旗缓缓上升,背景是美轮美奂的天安门城楼,轻声哼唱着义勇军进行曲,从心底唤起的是我们对祖国的热爱。
古老的建筑中蕴藏的是深深的民族情怀。踏过雄伟壮观的居庸关长城,他似一条卧龙般盘踞于山岭之上,即使年代久远也不掩恢宏的气势,登上长城之巅,确有饱览天下大观的豪情。漫步金碧辉煌的故宫,他如一部卷帙浩繁的史书藏身在北京城中,纵然错综复杂也不坏细节的美感,置身宫殿之间,感受紫禁城的庄严绚丽。徜徉风景宜人的颐和园,她像一幅静美的山水画掩映入繁华都市,管他有多热闹也不改如一的雅致,走在长廊之中,凝神回味园林的古韵暗含。说成感叹古代勤劳人民的智慧结晶未免落入俗套,可谁又能否认呢?心中泛起的一阵涟漪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情怀。
清北的深度游学散发着人文情怀的清香。景是同样的景,在不同的氛围下,赏景的人便有了不同的心境。清华园里,朱自清的散文为荷塘增色不少。未名湖畔,钱穆的赠名使湖光更加潋滟。在这人文情怀的熏陶下,我们默默在心中种下未来的美好愿望。
我们的欢笑在路上
虽然这一路抱怨不少,吃得不好,住得一般,玩得很累,但谁能说我们有缘聚在一起不是件好的事情呢?我们一路走来,一路欢笑。
我们结识了中国人民大学的辅导员哥哥、北京中医药大学的队医姐姐。他们与我们年龄相隔不多,事事尽心照顾着我们,只是相处了短短五天,就已经有了一段很深很深的情谊。我总觉得之前的行程表上只是一个安排,只有一句话是真真切切的,那就是临行送站,依依惜别。有过一路的欢笑才有了最后送站时的那么不舍,五天过的太快,情谊太长,每每想起当时的情形眼角还是会泛起一片潮湿。
我们也干过一些充满青春热血的事情。想想在北京的最后一晚,一群人出去吃顿夜宵,那是多么无所顾忌的开心。再想想快下火车时,在一个车厢里狂放K歌,被小朋友告发,年级主任来后直接BOOMSHAKALAKA的除了我们也没谁了。这也是我们青春中一段美好的回忆啊,当然也很感谢随行老师们的包容。
我们还经历了真正的人在囧途。离开北京时,因为大雨洪水,我们的火车困在了河北,即使不停地晚点,也能笑着闹着去找哪个车厢有新口味的泡面,哪个车窗可以买到难得一见的蛋糕。回程的汽车虽然不可预料地爆了胎,但还可以捕捉老师们微妙的镜头,传出一系列令人捧腹的表情包,师生的距离原来也可以拉得这么近。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且行且悟,汇集所思所感。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一直行走在路上
一直行走在路上演讲稿(二)
眼前的风景不断的发生变化,既熟悉而又陌生。只有那些树那些草那些花不管迁移到哪里,还是那样的清新那样的充满了生机,只是那些路那些房子那些有了变化,让总有一种莫名的感概。
路的风景很美,但我们还是想要停下来,有个完全属于自己的地方,可以让自己在疲累的时候能够休整一下,继续的坚持下去。走在路时因为心里有个想要去的地方,那个地方是自己熟悉的温暖的,心再冷也会变暖起来。
回到家里时,回到幼时长的地方时,总会感觉到时间都似乎变慢了。风慢慢的吹着,小麻雀蹦跳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