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6年初级中药师“相关专业知识”考试大纲.doc

发布:2017-04-05约7.01千字共1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6年初级中药师《相关专业知识》考试大纲 考试学科 单元 细目 要点 考试科目 中 医 学 基 础 一、中医学理 论体系的基本特点 (一)整体观念 整体观念的内容 2 (二)辨证论治 1.症、证、病 2 2.辨证论治 2 3.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 2 二、阴阳学说 (一)阴阳学说 阴阳的概念及其特性 2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1.阴阳的对立制约 2 2.阴阳的互根互用 2 3.阴阳的消长平衡 2 4.阴阳的相互转化 2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2 2.解释人体的生理活动|文都网校 2 3.解释人体的病理变化 2 4.指导疾病的诊断 2 5.指导疾病的防治 2 三、五行学说 (一)五行学说的概念 1.五行和五行学说 2 2.五行特性 2 3.事物五行属性的归类 2 (二)五行的生克关系 1.五行相生与相克 2 2.五行相乘与相侮 2 3.五行母子相及 2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解释五脏系统疾病的传变规律 2 2.指导五脏系统疾病的诊断 2 3.指导五脏系统疾病的治疗 2 四、藏象 (一)心 1.心主血脉 2 2.心藏神 2 3.心在体合脉 2 4.心开窍于舌 2 5.心在液为汗 2 6.在志为喜 2 7.心其华在面 2 (二)肺 1.肺主气、司呼吸 2 2.肺主宣发肃降 2 3.肺主通调水道 2 4.肺朝百脉、主治节 2 5.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 2 6.肺开窍于鼻 2 7.在志为悲 2 8.肺在液为涕 2 (三)脾 1.脾主运化 2 2.脾主升清 2 3.脾主统血 2 4.脾在体合肌肉、主四肢 2 5.脾开窍于口 2 6.脾在液为涎 2 7.在志为思 2 8.脾其华在唇 2 (四)肝 1.肝主疏泄 2 2.肝主藏血 2 3.肝在体合筋、其华在爪 2 4.肝开窍于目|文都网校 2 5.在志为怒 2 6.肝在液为泪 2 (五)肾 1.肾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 2 2.肾主水 2 3.肾主纳气 2 4.肾在体合骨 2 5.肾开窍于耳及二阴 2 6.肾在液为唾 2 7.在志为恐 2 8.肾其华在发 2 (六)胆 1.胆贮存胆汁 2 2.胆排泄胆汁 2 3.胆主决断 2 (七)胃 1.胃主受纳、腐熟水谷 2 2.胃主通降 2 3.胃喜润恶燥 2 (八)小肠 1.小肠主受盛化物 2 2.小肠主泌别清浊 2 (九)大肠 1.大肠传化糟粕 2 2.大肠主津 2 (十)膀胱 1.膀胱贮存尿液 2 2.膀胱排泄尿液 2 (十一)三焦 1.三焦通行元气和水液 2 2.三焦部位的划分及功能特点 2 (十二)女子胞 女子胞的主要功能 2 (十三)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1.心与肺的生理病理联系 2 2.心与脾的生理病理联系 2 3.心与肝的生理病理联系 2 4.心与肾的生理病理联系 2 5.肺与脾的生理病理联系 2 6.肺与肝的生理病理联系 2 7.肺与肾的生理病理联系 2 8.肝与脾的生理病理联系 2 9.肝与肾的生理病理联系 2 10.脾与肾的生理病理联系 2 (十四)脏与腑之间的关系 1.心与小肠的生理病理联系 2 2.肺与大肠的生理病理联系 2 3.脾与胃的生理病理联系 2 4.肝与胆的生理病理联系 2 5.肾与膀胱的生理病理联系 2 (十五)腑与腑之间的关系 1.六腑生理功能的相互联系 2 2.六腑病理变化的相互影响 2 五、气血津液 (一)气 1.气的生成 2 2.气的生理功能 2 3.气的运动 2 4.气的分类 2 (二)血 1.血的生成 2 2.血的生理功能 2 (三)津液 1.津液的代谢 2 2.津液的生理功能 2 (四)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1.气与血的关系 2 2.气与津液的关系 2 3.血与津液的关系 2 六、经络 (一)经络系统的组成 1.十二经脉 2 2.奇经八脉 2 3.十五别络 2 (二)十二经脉的循行分布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