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前急救护理.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救护车 救护车是使用最为广泛的转运工具,救护车具有快速、机动、方便、经济,但易受气候条件影响等特点,是转运伤员的主要工具之一。 2、救护电动单车 救护电动单车的特点:灵活、快速、不受交通阻塞的影响,但人力、 物力资源有限。 3、航空救护 在救护过程中,直升机救护的优势不仅体现在“急”和“快”上,它还有很多地面救护难以拥有的优势,如当救护路程遭遇交通堵塞、道路塌方、地震、高山险要等情况时,空中救护就是一个最 最好的补充。但飞机转运也有不足之处,例如随着飞机高度的上升,空气中氧含量减少,氧分压下降,对心肺功能不全患者会加重病情。 院前急救护理 急诊室护士长 荀 小 燕 护理部业务培训 2013.3.18 定义 由于院前急救的特殊性,人力、物力、时间都是有限的,因此,医护之间要密切配合,共同完成急救任务。主要的急救护理工作包括:护理体检、急救护理措施实施、安全转运及途中监护。 一、护理体检 护理体检的原则: (1)尽量不移动病人,尤其对不能确定的创伤病人 (2)“四清”:听清-—病人和旁人的主诉(发病经过、表现);问清-—与发病或创伤有关的细节;看清—与主诉相符合的症状体征及局部表现;查清-—阳性体征。 (3)恰当应用基本物理检查,尤其侧重于生命体征的观察。 (4)体检应迅速而轻柔,全面但重点突出。 (5)体检中要随时处理直接危及生命的症状与体征 2、护理体检顺序 (1)判断意识状态,气道是否开放。 (2)测量生命体征,必要时做心电图、检测血糖。 (3)观察病人一般情况,如言语表达能力、四肢活动情况等 。 (4)全面体检,重点突出。依次从头、颈、胸、腹、脊柱、四肢、伤口进行检查。 二、急救护理措施 院前医疗救护的目的是挽救和维持伤病员的生命,减轻伤病员的痛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因而以对症治疗为主。急救护理措施主要是给伤病员予安全舒适的体位,保持呼吸道通畅,有效的氧疗,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观察和维持 生命体征的平稳等。此外,针对不同专科、不同病情给予护理准备工作,如暴露伤口便于处理,为烧伤病人剪去衣服,脱去毒物、化学品污染的衣物,保存好离断的肢体等。 (一)给予伤病员安全舒适的体位,注意保暖 (1) 在不影响急救处理的情况下,对轻症或中重度的伤病员可采取平卧头侧位或屈膝侧卧位。这种 体位可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误吸。尤其在处理成批伤病员时,对轻症或中重度的伤病员不能照顾周全,这种体位具有最大的安全性。 (2)如果伤病员面部朝下,但必须要移动时,应把伤病员整体翻转 ,即头、 肩、躯干同时转动,避免躯干扭曲,头、颈部应与躯干始终保持在同一个轴面上。对有脊髓损伤的伤病员不适当地搬动可能造成截瘫。 (二)保持呼吸道通畅 当伤病员无反应或无意识时,肌张力下降,舌体和会厌可能阻塞咽喉部,舌体后坠又是造成呼吸道阻塞最常见的原因。有自主呼吸时,吸气时气道内呈负压,也可将舌体、会厌或两者吸附到咽后壁, 产生气道阻塞,此时可采用口咽通气管来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无颈部创伤,可用仰头抬颏法开放气道,并清除口中异物和分泌物。如果义齿松动,应取下,以防脱落阻塞气道。 1、仰头抬颏法 把一只手放在伤病员前额,用手掌把额头用力向后推,使头部向后仰,另一只手的手指放在下颏处,向上抬颏。 2、托颌法 把手放置于伤病员头部两侧,肘部支撑在伤病员躺的平 面上,握紧下颌角,用力向上托下颌。因为舌附在下颌上,把下颌向上抬,使舌离开咽喉部,使气道打开。此法效果肯定,但费力,有一定技术难度。对于怀疑有头、颈部创伤的伤病员,此法更安全,不会因颈部动作而加重颈部损伤。 (三)有效的氧疗 院前急救中的给氧途径包括:鼻塞、鼻导管、面罩、简易呼吸囊、气管插管等。可根据伤病员发生缺氧的可能机制选择切实有效的给氧途径,并根据呼吸困难的程度,随时调节给氧的浓度;密切观察氧疗的效果,缺氧是否改善。 (四)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 在院前抢救伤病员时,常规开通较大的静脉通道,便于提高输液速度,准确有效使用急救药物。 (1)静脉穿刺部位一般选择前臂静脉或肘正中静脉,尤其在进行心肺脑复苏时 ,选
显示全部